甘薯软腐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甘薯软腐病

[分布与为害] 甘薯软腐病为甘薯贮藏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分布广泛,全国各甘薯生产区均有发生,由黑根霉菌(Rhizopus nigricansEhvb.)引起,能为害多种作物。

[症状] 侵染薯块。患病初期薯肉内组织无明显变化,以后薯块变软,内部腐烂,有酒味。薯肉变黄褐色或浅褐色。薯面最初生有白色绒毛(菌丝体),后期产生黑色小颗粒。

[发病规律] 病菌附着在被害作物和贮藏窖内越冬,为初次侵染源。病菌从伤口侵入,病组织产生孢囊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薯块损伤、冻伤,易于病菌侵入。温度15-23摄氏度,相对湿度78%-84%,有利于病害发生。

甘薯软腐病病薯

[防治方法] —是适时收获,适时入窖,避免霜害;二是清洁薯窖,消毒灭菌。旧窖要打扫清洁,或将窖壁刨一层土,然后用硫磺熏蒸(每立方米用硫磺15克);三是种用薯块入窖前用50%甲基托布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