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结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疾病名称耳鼻咽喉结核

疾病概述耳鼻咽喉的结核可分为增殖型和渗出型两大类。增殖型表现为结核性肉芽肿或寻常狼疮,渗出型则表现为结核性溃疡。临床表现:1、鼻结核:病变多表现为局部浅表溃疡,上有痂皮覆盖,痂皮下为苍白肉芽.严重者病变向深层发展,破坏软骨,可致鼻中隔穿孔、鼻翼塌陷。2、咽结核:鼻咽结核常表现为粘膜溃疡型两种。咽痛剧烈,严重影响吞咽。溃疡型咽结核好发于腭弓或咽后壁。3、喉结核按病理变化一般可分为浸润型,溃疡型和增生型3种。4、耳结核,可无耳痛,耳溢液,早期即可出现明显的听力下降,并迅速加重。初为传导性,病变侵及内耳则为混合性或感音神经性聋。鼓室粘膜灰白,面神经管及迷路骨质如有破坏,则并发面瘫及眩晕。治疗:以全身抗痨药物为主,辅以适当的局部治疗。1、鼻结核局部治疗可用0.5%链霉素液滴鼻,30%三氯醋酸烧灼溃疡创面等。2、咽结核除全身抗药物治疗外,局部用利福平甘油涂布。3、对喉结核应采取积极的全身抗痨治疗,并注意支持疗法和发声休息。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时应早期作气管切开术。4、耳结核要注意早期应用抗痨药物控制感染,并结合手术治疗。

疾病分类耳鼻喉科

疾病描述耳鼻咽喉的结核可分为增殖型和渗出型两大类。增殖型表现为结核性肉芽肿或寻常狼疮,渗出型则表现为结核溃疡,一般认为当机体抵抗地甚强,结核杆菌力较低时,结核损害则表现为狼疮,狼疮病变发展缓慢,预后一般较好,因甚少见。

症状体征增殖型表现为结核性肉芽肿或寻常狼疮,渗出型则表现为结核溃疡,一般认为当机体抵抗地甚强,结核杆菌力较低时,结核损害则表现为狼疮,狼疮病变发展缓慢。

疾病病因结核杆菌感染。

病理生理增殖型表现为结核性肉芽肿或寻常狼疮,渗出型则表现为结核溃疡。

诊断检查主要诊断方法和涂片、刮片查找抗酸杆菌,活体组织检查,结核杆菌培养及动物接种等。预后一般较好。

治疗方案以全身抗痨药物为主,辅以适当的局部治疗。1、鼻结核局部治疗可用0.5%链霉素液滴鼻,30%三氯醋酸烧灼溃疡创面等。2、咽结核除全身抗药物治疗外,局部用利福平甘油涂布。3、对喉结核应采取积极的全身抗痨治疗,并注意支持疗法和发声休息。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时应早期作气管切开术。4、耳结核要注意早期应用抗痨药物控制感染,并结合手术治疗。

安全提示饮食忌食:

1、不宜多吃菠菜。不宜吃酸味过浓的水果汁及辛辣、油炸及过热的食品,以免诱发咯血。

2、尽量避免食用香、辣等调料,绝不能饮用含碳酸的饮料,以免二氧化碳产生过多,同时还要减少摄入含脂肪多的食物。

3、急性期咳嗽较重的病人,不宜吃凉性食物,或过辣、过甜的食品。

4、病人在疾病恢复期一般不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但脂肪的摄入不宜过多。

饮食宜食:

结核病人体内往往缺乏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故应大量补充。由于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谷类、豆类、酵母、各种干果及坚果、动物内脏、瘦肉和蛋类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各种动物内脏、蛋类、奶类、豆类和绿色蔬菜、鳝鱼、虾、蟹中含有较为丰富的维生素B2。因此,结核病患者应注意多食用上述食品。

预防:

1、首先不要和患有传染性肺结核的患者接触,周围有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时要戴口罩。

2、不要用手挖鼻孔,以免将结核杆菌带入。不要使用结核病患者的餐具,以免把结核杆菌吞入。

3、如发现自己某个部位有结核,应及时治疗,以免传至其他部位。

4、患有传染性结核的病者,应自觉进行自我隔离,以免传染给家人、朋友及社会人群。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