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咏华

张咏华,女,博士,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传播系主任、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大学影视与传媒产业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国传播学会(全称: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传播学分会)常务理事。曾任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专业硕士点负责人,曾兼任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英国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1983年,上海外国语大学)、传播学专业博士学位(2003年,复旦大学)。1977年大学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原名:昆明师范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毕业后开始任教于高校,先后执教于云南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大学。
1987年到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原名:澳大利亚堪培拉高等教育学院)进修传播学研究生课程,1988年获该校公共传播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证书。1995年3月作为国家公派美国富布赖特基金高级访问学者到美国南加州大学从事大众传播社会学客座研究一年。1999年夏获美国Rockefeller基金会资助,到意大利Bellagio研究与会议中心进行为期一月的客座研究。
在高校教学生涯中曾先后讲授过的课程有英语专业基础课、高级英语精读课以及新闻传播学科的数门专业基础课,研究生课程新闻学研究课、西方传播理论与实践课、国际传播、大众传播学研究课、传播学研究发展趋势、新闻与传播学专业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等。1996年被评定为教授。1998年1月获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1年获上海市育才奖。2007年获上海大学王宽诚教育奖。
1983年获硕士学位后很快进入新闻传播学科的研究。1985年起开始出席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全国性和国际性学术研讨会,并开始在新闻传播学术刊物上正式发表论文;1992年出版独立完成的第一本专著《大众传播学》;1997年起开始参加部级和国家级科研项目,2001年12月获准承担教育部人文社科“十五”规划项目《中外网络新闻业比较研究》。目前承担的项目有国家级项目《传媒议程设置、2008北京奥运和中国体育的国际化》等。
撰写出版的著述中,新闻传播学领域的专著、教材和译著(包括合作项目)有10部、学术论文有约70篇。代表性专著有:《中外网络新闻业比较》、《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和《大众传播社会学》;学术论文代表作有:《传播与民主政治的关系研究:哈贝马斯协商式民主思想的学术渊源》、《试论美国的传播法律和政策研究》《传播基础结构、社区归属感与和谐社会构建 :论美国南加州大学大型研究项目“传媒转型”及其对我们的启示》、《论我国信息公开实践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因特网及网站的经济模式》、《境外媒体进入上海的现状与挑战》、《新形势下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再认识》、《一种独辟蹊径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