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咸阳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现场实地调研并广泛征求基层干部和村民代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编制本规划。
一、现状与发展需求。
(一)基本状况
1、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状况。
山西省太谷县南咸阳村位于太谷县城西南部北汪乡境内,太谷南循环路从村边通过,左临太井线(太谷—井神),右临康源路(太谷—西山底高科技医药园区),交通十分便利。所在的晋中盆地属于暖温带季风影响下的大陆性半干旱气候类型,年平均降水量480毫米,≥10℃的年平均积温3 700℃,大田作物一年一熟。南咸阳村农业和各项用水主要依靠地下井水,地下水含水层主要位于100-150米之间。整个村庄地形相对平缓,村南高北低。
南咸阳村现有农户224户,人口796人,劳动力440人,耕地1098亩,人均耕地1.3亩。2006年总产值35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占总产值80%,第二和第三产业分别占13%和7%。农民人均纯收入4375元,是山西省一个中小型规模的特色产业经济村。
2、产业发展状态。
南咸阳的产业结构整齐划一,是闻名三晋的绿化苗木基地,享有山西苗木花卉第一村的美誉。2006年销售收入实现280余万元,约占总产值的80%;运输业收入44万元,占总产值的13 %;其它收入26万元,占总产值的7 %。多年来,南咸阳始终把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发展的第一要务,把调整产业结构、强化主导产业作为工作的重心,逐步形成了以苗木、花卉、菜籽为主导的“公司+农户”产业经济模式。成立销售服务公司5家,拥有农村经济人40余名,全村100%农户从事苗木花卉生产,并辐射周边村镇,形成了拥有数千亩苗木花卉基地的产业经济带。绿化、美化植物品种齐全、质优价廉,主经营产品有:胶东卫矛、红叶小波、金叶女贞、柏树、爬山虎等;辅助经营产品有:君子兰、丁香、紫薇、月季、木槿等;后续产品有:银杏、白皮松、龙爪槐、塔松等。产品竞争优势强,市场覆盖整个山西,远销陕西、河北、内蒙以及东北三省。年销售收入稳步增长,产业发展逐步壮大。全村现已实现电话、有限电视的户通;拥有汽车50余辆,占总户数的22%;电脑31台,占总户数的13%;近三成村民拥有移动电话;半数农户拥有摩托车。生产日益发展,生活宽裕和谐。
3、公共事业发展状况。
南咸阳的村容村貌较为整洁,村内绿化较好。房屋结构规范整齐,基本上是砖木、砖混结构。村内道路全部硬化,总长度达4.5公里,主干道和部分巷道安装了路灯。饮用水全部实现自来水,绝大多数农户以煤、液化气为生活燃料,部分家庭购买了电磁灶、微波炉等节能环保灶具。建有幼儿园、卫生室、戏台、文化活动室、图书室,拥有篮球场一个、网络文化站一个;并成立了婚丧理事会、帮教会、妇女儿童禁毒会、老年文体会,但基础条件仍有待改善,村民文化生活仍需进一步完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科技水平较低 。农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有限,农民科技培训活动不够普及,劳动者素质有待提高。
2.农业组织化程度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还不相适应。 产业生产经营规模偏散,专业性、综合性服务组织不健全,服务能力、服务手段缺乏现代科技支撑。
3.产业化程度不够强。主导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现有品种与销售方式 ,产品档次不高、后续产品严重不足。
4.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农田灌溉防渗渠道严重老化破损,水资源浪费严重,部分田间道路硬化。文体活动设施不健全,普遍采用传统旱厕,清洁能源使用户少。村内垃圾处理不集中,部分房屋年久失修。
(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需求
在产业发展方面,82%的村民代表和基层干部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点是培育新型产业,其中苗木花卉要引进特色品种;要加强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建立种苗示范园、现代化花卉培育温室及基地产品展览中心。
在基础设施方面,95%的村民期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变灌溉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在科技兴农方面,75%的村民最想得到新品种、新技术。
在生态建设方面,85%的村民希望集中建设沼气工程,利用太阳能,降低能源费用。增加垃圾处理设施,提高整体环境质量。
在配套设施方面,97%的村民希望通过建设文体活动中心等,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二、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与规划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突出“产业富村、科技兴村、生态建村、人才强村、民主治村”理念,经过五年努力,将南咸阳村建设成为 “规划布局合理、经济实力增强、人居环境良好、人文素质提高、民主法制加强”,具有鲜明地域和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特色产业示范村,并带动和促进周边地区新农村建设。
(二)规划原则
1.因地制宜,科学指导。 深入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认真分析发展现状与问题,立足南咸阳村特点,突出区域特色,理清发展思路,提高规划的针对性。
2.突出产业,全面发展。 以生产发展为主导,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公共事业,实现农村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3.注重实效,稳步推进 。从农民群众最迫切而又有条件做的事情办起,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讲求实效。
4.依靠群众,加大扶持。 充分发挥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引导农民和社会积极投入新农村建设。
(三)规划目标
按照“一年有起色、三年见成效、五年上台阶”的目标,2006年规划起步实施,2007—2008年全面推进建设,2009—2010年完善提高,到2010年,将南咸阳村初步建成充满发展活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具体目标如下:
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到2010年,全村农业总产值达到629.5 万元,年递增15.6%,其中苗木花卉产业产值507万元,年递增15.8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869元左右,年递增15.8 %左右。
示范园区初具规模。将建成290亩产业园区,其中苗木花卉示范园区110亩,种苗园区110亩,现代温室花卉园区70亩。
村容村貌更加整洁。村庄主要街道实现硬化、绿化、净化、美化、亮化等“五化”,全村绿化覆盖率达到30%,垃圾基本实现集中处理,100%农户使用卫生环保型旱厕,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普及率达到90%以上。
农民素质普遍提高。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程度普遍提高,每个劳动力至少掌握 项以上的实用技术。农民观念更新,乡风文明淳朴,农村群众公德意识、环保意识进一步提高,逐步养成节约、环保、卫生的良好习惯。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儿童入学率保持100%。
民主管理规范有序。建立起完善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实现村务公开制度化,使农民对集体事务和村级财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得到有效保障。村民对村级管理的满意度达到90%以上。
农村社会和谐。实现乡风文明,邻里和睦相处,互敬互爱,农民自立自强、艰苦奋斗、勤勉协作的意识明显增强。农村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五保供养政策得到落实。
三、功能定位与规划布局
(一)功能定位
根据南咸阳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历史发展情况,进一步推进产业科技化、规模化、标准化和生态化,发展苗木花卉特色经济产业、物流业和现代温室花卉示范园区观光业等支柱产业,拓展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和培训四大功能,将南咸阳村建设成为华北地区集绿化苗木花卉生产、销售、物流、休闲和观赏于一体,兼有城市生态补充和体验北方稀有花卉等多种功能的社会主义生态型村庄。
(二)产业布局
按照“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的发展定位,将全村规划为以苗木花卉生产经营为核心的苗木花卉生产区、种苗区、绿化示范园区、现代温室花卉示范区四大板块。
苗木花卉生产区。其主体功能定位是,在现有生产规模的基础上,引进新品种,提高品级档次,根据市场需求,对现有生产结构和经营模式进行调整,带动周边村镇发展绿化产业,打造北方绿化产业基地龙头。
种苗业。功能定位:为现有的品种和后续试验型品种提供后备和发展空间。
绿化示范园区。功能定位:为现有的产品品种、绿化方式及造型展示向客户、游人提供展览、观赏平台;为产品更好地打开市场做实景广告与宣传,扩大产品的影响力。
现代温室花卉示范园区。功能定位:投资兴建现代化连栋花卉温室,试验和发展南方主打花卉,为大面积栽培和发展提供试验、科研平台。
(三)村庄布局
以古槐街为分界,合理规划村内住宅区域。古槐街以南现已实现房屋完全排化,房屋院落标高一致、结构整齐划一;未来,将对古槐街以北闲置房、空心房、废弃宅基地进行改造扩建,科学规划和建设南咸阳现代住宅小区,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初步规划,将新建村委会办公楼一座;修建集健身、休闲、娱乐于一体的街心公园一座;老年活动中心一座。
四、主要建设内容
(一)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实现产业强村。
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发展实力的稳步提升。利用已经建立起来的销售网络和市场份额,继续发展“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并加大对市场信息的分析力度,引进新品种,进一步加宽主导产业链,带动周边村镇一起发展苗木花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实现主导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目前,南咸阳村的绿化苗木,如胶东卫矛、红叶小卜、金叶女贞、柏树等绿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已达到一定份额,在绿化工程、道路绿化、景区美化等方面已建立器很好的知名度,进一步加大品牌宣传对拓展市场、扩大经营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三是依托苗木花卉产业,建立相配套的物流业。在现有运输业的基础上,发展苗木花卉配送业务,实现从生产、销售型单一产业经济模式向生产、销售、配送、种植服务于一体的复合型经济模式转变,进一步扩大市场影响力、巩固经济的持续增长。
(二)改善人居环境
以“绿色和谐南咸阳”为建设目标,建立生产和生活良性循环体系。
一是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实现农业经济生态化。转变农业资源利用方式,发展节约型、环保型农业,注意节约用水,高效用地,农业废弃物全部还田,全面推进化肥、农药减量使用和循环利用,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是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实现村容村貌整洁化。按照因地制宜、勤俭节约原则,分期对古槐街以北闲置房、空心房、废弃宅基地进行改造扩建,科学规划和建设南咸阳现代住宅小区;进一步加大主要街道、庭院和公共场所的绿化、美化、亮化,加大对公共文体设施的投入,积极开展村民集体休闲活动场所的建设,丰富村民的日常生活,全面建设“绿色和谐南咸阳”。
(三)提升技术水平,实现科技兴村
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长效机制,重点推广农业生产新技术和农业新品种。引导农民种植科技含量高、经济价值高的新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建立和扩大科技示园区,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技术支持,不断提升主导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和劳动者素质。
(四)加强农民培训,依靠人才强村
针对本村产业结构特点,积极开展农民技能培训。认真组织实施培训项目,5年内完成全村每个劳动力产业和市场技能培训,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将原有村活动中心增建150平方米,建设集技术推广、市场信息、科技教育、专业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完善图书资料室,购置相关农业科技书籍,供农民免费阅读,为农民学习文化知识和农业技术提供良好条件;“柔性引才”,借才强村。不断完善引进智力机制。根据生产需要,依托农业先行区与科研院所协作关系,每年邀请专家进行生产现场指导,寻求专家强村信息、强村思路、强村项目等支持,做到“借才强村、借智富民”。
(五)完善管理机制,推进民主治村
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制定民主、公平、公正、公开的村民工作原则,凡与村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均实行民主决策。通过深化专题性的月末走访,以及座谈会、村民代表会、户代表会等形式,加强与村民联系,解决农田发包、队级资金分配等历史遗留问题,推进各项工作开展。推行民主评议干部制度。民主评议村党支部成员、村委会成员、村民小组长以其他村务管理人员。把群众满意与否作为衡量村干部是否合格标准,评议结果与村干部使用和补贴标准直接挂钩。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和谐村组”创建活动,鼓励农民参政议政,提高农民人文素质,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八荣八耻”成为村民共识。
五、保障措施
(一)聚合资金,多方协动
规划期间,应努力求得市、乡及社会各界支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优化资金投向,重点对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加大投入,确保集中力量办大事,发挥更大效益,形成新农村建设资金多方协动和稳定增长机制。应协调有关部门加大对农业保险制度的推进力度,提高农业抗自然灾害能力。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五保供养等资金筹措机制。稳定并逐步提高全村退休老人的退休金补贴金额,力争在2010年村民补贴增长幅度不低于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比例。
(二)健全机制,政策驱动
健全机制,保证新农村建设有序进行。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重大决策科学合理;建立健全协调机制,调动各方建设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机制,确保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知情权与参与权;建立健全工作评价机制,确保新农村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进一步推进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程,搭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平台,充分发挥政策驱动效应。建立村级农民自治组织,坚持阶段性集中整治与日常性管理相结合,健全各类责任制以及全体村民共同保护环境、讲究卫生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形成农民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文明兴村,制度推动
开展以“十好家庭”为主要内容的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纯正民风和提升村民素质目标。采用橱窗、板报、广播等形式,宣传党的政策进家;成立村文化宣传队,完善图书室、健身房和文娱活动室等村民活动场所,定期组织村民文体活动,促使先进文化进家;创建电脑、电视、电话为载体的“三电合一”农村信息平台,传递致富信息进家;制定村民文明公约、村民卫生公约、村民培训制度、劳动保障制度,增强村民自我约束,倡导文明习惯进家。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造村卫生站,完善医疗设施,定期邀请县地级医院医生到村免费为村民诊断、开方,提高村民享受公共卫生服务水平。配备电脑、宽带和信息服务专门人员为村民提供信息服务。
(四)加强领导,全民行动
深化创建“五好”村党支部活动,扎实开展各项民心工程。积极推进村干部素质建设工程,引导党员干部自觉践行党的宗旨,不断提高建设新农村的本领。成立由乡、村有关部门组成的南咸阳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挂帅,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由南咸阳村村委领导牵头,成立村委领导和村民代表为主要成员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工作组。工作组负责制定《南咸阳村新农村建设行动方案》,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组织南咸阳村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通过政府主导、干部指导,发动群众、引导群众,整合相关资源,凝聚多方力量,调动各方积极性,努力开创示范村建设新局面,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太谷南咸阳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进入了重要转型期。为了策应苗木需求的变化,做大做强苗木花卉产业,必须整合资源,形成核心,打响品牌,舞起龙头。”7月22日,在苗木花卉发展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和企业老总道出共同心声。
近年来,太谷南咸阳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突破1万亩。在产业的快速发展中,也逐渐暴露出盲目上马、一味跟风、缺乏规划、疏于管理等问题。特别是在产业的规模化、科学化、规范化发展,以及产业链的衔接等方面,还存在问题。规模化、科学化发展,规范化建设,整合优势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与会专家和企业老总研究成立全市性、广区域的苗木花卉协会组织。专家们认为,该协会以及建立的“公司+协会+农户”产业化运营模式,不仅是推动产业转型发展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生力军,也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力量,对苗木花卉产业做大做强具有重要经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