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里夫
张里夫(约1908—1938),原名草光,又名张苏武,广东省大埔县三洲境美村人。东莞凤岗镇革命烈士之一。
【主要事迹】
大革命时期参加中国共产党。
1930年党组织让他秘密离开大埔,退到香港,改名张苏武。
1932年,因受“AB团事件”的牵连,张里夫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
1933年,他来到东莞县凤岗塘沥端风小学任教师,从事革命的宣传教育工作。
张里夫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在师生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在语文教学中,选教进步文学作品,运用革命的形象去诱导学生;在历史教学中,用各个历史时期的英雄人物去教育学生,培养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在张里夫的启发下,许多青年学生和教师,走上革命道路。
1935年,在“一二.九”抗日爱国运动的影响下,张里夫与其他同志一起,联络平湖、清溪、凤岗、天堂围的教师,组织教师抗日救国会;
1936年3月在凤岗小学召开了有100多人参加的抗日救亡大会。
1936年底,张里夫与党组织取得了联系,恢复了党的组织关系。这一年,张里夫建立和发展了凤岗塘沥一带的党组织。他既要领导全区的革命工作,又要完成教学任务,工作十分繁重。他奔走于清溪、塘厦、凤岗、平湖之间,成立了教师联合会,组织各乡成立抗日自卫队。
1938年4月,张里夫被选为东莞中心县委委员,并兼任清塘区委书记。1938年6月1日,张里夫从塘沥赶到清溪,开完党的会议后,匆匆赶往东莞城与县委联系,走到清溪圩东头的胖婆树下时,遭到日本侵略者的飞机轰炸,不幸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