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兀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物种信息中文学名:秃鹰

英文名称:Cinereous Vulture

英文别名:Black Vulture , Monk Vulture

拉丁学名:Aegypius monachus

曾用学名:Vultur Monachus

命名人及时间:Linnaeus, 1766

所属目:隼形目

所属科:鹰科

外形特征大兀鹰,又名秃鹰,是猛禽类中最大的鸟。被人们称为“百鸟之王”。大兀鹰一般有一点五米长,两翼展开达4米,在猛禽类中可算是庞然大物了。

大兀鹰是鸟类中最难看的一种鸟。它的头和颈部都裸出,仅身披锦羽。雄兀鹰还长着鲜红的肉冠,喉部有肉垂,瘦长的颈项下部有一圈白色柔软的羽毛,就像银环一样套在脖颈上,把其余部分乌黑的羽毛衬托得更加鲜明。大兀鹰的脚爪是很强有力的。但并不象其他猛禽那样锐利。

种群现状大兀鹰主要栖息在智利的安第斯山悬崖悄壁上,特别是高出海面3~4千米的高原上,更是它所钟爱的地方。大兀鹰常挺立大绝壁险石上,目光炯炯,凶猛异常。一旦发现腐尸,它们便群集其上,大口地吞噬着。特别是死去的骆马和羊驼,更是它们争抢的美餐。但是在没有腐尸吃时,它们也常常袭击牛、羊和其它畜类。有时还敢从正在撕食其它动物的美洲狮、美洲虎口下夺走佳馔,并吓得狮、虎狼狈逃窜。但是当它吃得过饱而变得呆笨的时候,又容易被人捉住或成为狮、虎的口中餐。

在美洲西部的山区和高原上,牧民是最恨大兀鹰的。他们为了保护牲畜,一看见兀鹰飞来,他们便拈弓搭箭,射击兀鹰。有时他们也饲养成一些牧犬,专门看守马、牛、羊。每当大兀鹰在低空翱翔盘旋时,那些聚精会神注视着天空的牧犬便狂吠起来。牛羊一听到“警报”便会迅速躲开,以逃避大兀鹰的袭击。

大兀鹰的繁殖期11~12月。这时,雌鹰纷纷飞赴山地和海岸的悬崖上,产下两个大而白的蛋。八周后卵孵化。刚出壳的雏鸟披有灰色的羽毛,在巢穴里停留5个月,方能离巢独立生活。

大兀鹰还是一种善长高飞的鸟类。南美安第斯山大兀鹰被称为高空飞行家,而中国的喜马拉雅兀鹰也不逊色。西藏兀鹰,能够在7500米的高空飞翔,即使遇到巍峨的雪山,它也能翩翩而过,飞翔高度几乎与天鹅不相上下。南美洲是兀鹰的故乡。早在500至800万年以前,这里就生存着这种大鸟。大兀鹰飞在翔中振翅是相当缓慢的。它的振翅率,通常每秒钟一次,有时在空中盘旋很长时间,而不必振动一次翅膀,这和美洲最小的蜂鸟每秒振翅90次,恰恰形成一种鲜明对比。

大兀鹰的寿命很长,能活70多年。是世界上活得最长的鸟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