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第安那波利斯赛道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F1美国站——印第安那波利斯赛道介绍 2007-07-25 15:10:15

大 中 小

标签:f1

F1美国站——印第安那波利斯赛道介绍

赛道名称: 美国印地安那波利斯赛道

地址: United States Auto Club 4910 West 16th Street Indianapolis-Indiana 46224-USA

官方网站: http://www.usgpindy.com

总圈数: 73圈

总长度: 306.016km

赛道表面特性: 平整

赛道抓地性: 中性

单圈长度: 4.192km

单圈最快: 1'10"399(2004年,巴里切罗,法拉利)

比赛日期: 2005年6月30日-7月2日(当地)

练习赛: 第1次 7月1日 00:00--01:00 第2次 6月18日 03:00--04:00

7月1日 第3次 23:00--00:00

排位赛: 7月2日 02:00

正式比赛: 7月3日 02:00

历届冠军榜:

2006:迈克尔-舒马赫(法拉利)-M. Schumacher (Ferrari)

2005:迈克尔-舒马赫(法拉利)-M. Schumacher (Ferrari)

2004:迈克尔-舒马赫(法拉利)-M. Schumacher (Ferrari)

2003:迈克尔-舒马赫(法拉利)-M. Schumacher (Ferrari)

2002:巴里切罗(法拉利)-R. Barrichello (Ferrari)

2001:哈基宁(迈凯轮)-M. Hakkinen (McLaren)

2000:迈克尔-舒马赫(法拉利)-M. Schumacher (Ferrari)

赛道介绍

美国印第安那波利斯赛道最初是以超过300万块砖头所砌成,因此"砖场"之名不胫而走。该赛道于1909年启用,过了52年,也就是在1961年,赛道才改铺成柏油路面。印第安那波利斯赛道在1950年到1960年之间,曾举办过十一次F1大奖赛,是一条F1赛道中历史最悠久的赛道之一。而当时这里是将印第安那波利斯500大奖赛列为F1全年赛程中的一站。每年的五月,这里固定举办世界最大的一日赛事印第安那波利斯500大奖赛。

印第安那波利斯赛道为了进入2000年赛季F1美国大奖赛计划的赛程,赛道再一次地进行了修改,在原本椭圆形的赛道区域内,增加了新的赛道路线,并以顺时针方向的起步跑赛改换了过去逆时针方向的起步跑赛。该赛道拥有F1各赛道最长的直线路段,在这里赛车全油门的时间达22秒之久,而且赛道多复杂的弯道,因此车手对赛车下压力的设定调整是跑赛取胜的关键。

尽管印第安那波利斯赛道重新举办F1大奖赛是在新的世纪,但是世界著名的一日赛事印第安那波利斯500大奖赛每年的五月都在这里举办。虽然500大奖赛跑赛的不是F1赛车,但也吸引了一些F1车手来这里参赛,如Alberto Ascari、Lloyd Ruby、Troy Ruttman和Rodger Ward等车手曾参加过500大奖赛。上世纪的F1美国大奖赛曾经在达拉斯、拉斯维加斯、长堤、凤凰城以及印第安那波利斯举办过,自从1991年于凤凰城举办了最后一次美国大奖赛以后,美国大奖赛在别离了9年之后,于2000年重返F1赛季。重返F1赛季的美国大奖赛首场胜利是由迈克尔?舒马赫夺得的。在2002年度的美国大奖赛上,当世界冠军迈克尔?舒马赫在赛车即将到达终点线前时,赛车突然减速等待着队友巴里切罗赛车的跟上,目的是想创下同一车队的两辆赛车同时通过终点的纪录,比赛的结果是巴里切罗拿下冠军而引起众多的非议。

赛车在印第安那波利斯赛道通过以砖头所砌的起跑线之后,以6档320km/h的高速冲向第一个弯道,随后就进入椭圆形赛道内部的多弯路段。车手大脚煞车减速到2档96km/h通过第1个弯,小补油门后再减速到2档88km/h通过第2个弯道。然后,车手加大油门以4档210km/h通过第3个高速弯道,接着赛车减速到4档128km/h过第4个弯,再加速到4档225km/h,又小补油门减速到4档168km/h过第5个弯。这时赛车在一小段的加速之后,迎面来到了两个2档的连续弯道。赛车先以120km/h通过第6弯,然后以112km/h通过第7弯。赛车接着要跑的是一段不很长的直线道路段,这时的赛车速度可达6档296km/h。赛车过了不很长的直线道路段后,接着进入速度更慢的路段。赛车先是急煞车到3档120km/h通过第8弯,接着过的是两个时速仅有2档80km/h与96km/h的第9、10弯,赛车接着再加速到3档128km/h通过第11弯。赛车通过第11弯后准备进入椭圆形赛道的区域部分,赛车以近似全油门状态通过第12与13弯最终向终点线冲去,完成跑赛一圈。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