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地图制图
计算机辅助地图制图是以计算机为主要手段辅助编制地图的过程和方法。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发展,经过设备研制、软件开发、建立机助制图系统以及推广应用,逐步成为地图学主要发展方向和建立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技术手段。机助制图的方法:①实现地图数字化,即数字形式的转换输入和存储。地图数据有矢量方法和栅格方式两种结构。矢量数据通过跟踪数字化仪将图形转换为X,Y坐标信息,而栅格数据是使用扫描数字化仪将地图要素变换为矩阵形式排列的象元数据;②建立地图数据库,实现地图数据的操作、检索、更新、维护等功能。地图数据库不仅是地图数据的集合,而且能有效地进行地图数据的组织管理和共享,是地图信息处理的前提;③地图信息处理。包括地图投影变换、地图数据综合、地图数据的符号化表示等;④将数字形式回复为图形。图形输出使用不同类型的绘图设备可获取彩色线划和着色的各种地图或复制于胶片上,用于地图制印。机助制图改变了传统的地图编制工艺技术,使地图以数字信息新形式出现,提高了地图应用价值,扩展了地图功能,加快了地图编制过程。所建立的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可广泛用于各种区域环境分析研究和管理。目前,计算机制图设备(硬件)更加完善,出现了功能完善的各种制图软件系统,地图数据的组织管理已从文件系统向数据库系统过渡。因人工智能在计算机制图方面研究的进展,现已着手建立以知识库为基础地图专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