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池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古代卷轴装裱,卷首所帖之绫称“贉”,唐人称为“玉池”。参阅宋米芾《书史》、明杨慎《丹铅总录·珍宝》。

2.道家术语,指口

词意探源:

(1)指沼泽名。

张衡《南都赋》:“于其陂泽,则有钳卢、玉池。”

许浑《再游姑苏玉芝观》诗:“玉池露冷芙蓉浅,琼树风高薜荔疏。”

(2)指条幅或长卷之上端。

杨慎《墐户录·锦贉》:“古装裱卷轴引首后,……唐人谓之玉池。”

(3)道家语,指口。

《黄庭内景经》:“口为玉池太和官。”

详细解释

1. 沼泽名。

《文选·张衡<南都赋>》:“於其陂泽,则有 钳卢 、 玉池 、 赭阳 、 东陂 。贮水渟洿,亘望无涯。” 李周翰 注:“皆陂泽名。”

2. 仙池。

晋傅玄《拟楚篇》:“登 昆仑 ,漱玉池。” 南朝 梁江淹《杂体诗·效嵇康<言志>》:“朝食琅玕实,夕饮玉池津。”

3. 池沼美称。

南朝 宋鲍照《学刘公干体》诗之四:“彪炳此金塘,藻耀君玉池。” 宋欧阳修《荷叶》诗:“采掇本芳陂,移根向玉池。”

4. 道教语。指口。

《黄庭外景经·上部经》:“玉池清水灌灵根。” 务成子 注:“口为玉池太和宫。” 宋苏轼《菜羹赋》:“登盘盂而荐之,具匕筴而晨飱;助生肥於玉池,与五鼎其齐珍。” 宋陆游《亲旧见过多贺强健戏作此篇》诗:“偶向人间脱骇机,玉池中夜自生肥。”肥,指积聚的唾液。

5. 裱褙书画用语。指书画卷首贴绫的地方。

明陶宗仪《辍耕录·兰亭集刻》:“《兰亭》一百一十七刻,装褫作十册,乃 宋理宗 内府所藏,每版有内府图书钤缝玉池上。” 明杨慎《丹铅总录·珍宝》:“古装裱卷轴之引首后,以绫帖褚曰贉…… 唐 人谓之玉池。”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