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宝
杨 宝
1936年生,山东沂水人,广东省应用气候研究所退休干部,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北京气象专科学校及华南农业大学。1974~1976年主持参加广东农业气候与改革耕作制度关系的调查研究。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79年广东科学大会奖。1979~1982年在全国杂交水稻气象条件科研协作组,为课题技术小组主要成员及主要论文撰写者,该课题获中央气象局1982年气象科技成果二等奖,国家农委和国家科委1983年农业重大成果推广等奖、1981~1982年主持广东杂交水稻制种基地气候资源利用的研究,获1982年广东省农委科技成果奖。获广东省人民政府农村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多次获广东省气象局科技进步奖。挥写科研试验总结、论文、专著100余篇(本),在省以上刊物发表、印刷、出版5O余篇(本),没发表部分也多印发。主要的有:《广东省农业气候与改革耕作制的关系》(上、下册),发至基层;《杂交水稻中季制种花期农业气象条件初探》由国家气象局译成英文、法文向40个国家的专家分发;《杂交稻秋季冷害指标及其变化规律的探讨》发表在《天气月刊》1981年第11期《杂交稻制种花期相迂积温稳定性研究》发表于《天气月刊》1981年第l期;《广东省杂交稻制种基地农业气候条件的综合评判及区划》;其他还有关于常规水稻、经济作物(含热带作物)、旱粮、果树、林木、蔬菜、食用菌、花卉花木、盆景、草皮、淡水海水养殖、家禽家畜、牧草、观赏鱼、观赏鸟等10余类、300余个品种与气象条件关系的专著、论文发表或印刷出版。
杨宝【东汉】杨宝(生卒年不详),杨震之父,中国东汉弘农华阴人。是古代神怪小说及成语“结草衔环”的“衔环”典故的主人翁。
传说
杨宝在9岁时,在华阴山北(华山之北)见一只凶恶的大鸱鸮咬伤了一只黄雀,后又被一堆蚂蚁团团围着,杨宝于是起了恻隐之心救了受伤的黄雀。杨宝后来将黄雀放置在箱中保护它,又用黄花喂养黄雀;直至黄雀的伤养好了之后,杨宝又将其放走。
事件过后,杨宝梦见黄雀化作一个黄衣童子回来报恩:“我西王母使者,君仁爱救拯,实感成济。”以白环四枚赠送给杨宝:“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三公,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当如此环矣。”黄衣童子讲完了这些话,就不见了。此后,杨宝的儿子杨震,孙子杨秉,曾孙杨赐,玄孙杨彪均如黄衣童子的说话一样“四世太尉,德业相继”,全都做官至三公,而且品德操守方面都非常的清白。当时成为了传奇,因而成了“衔环”报恩的神话流传,事件可参见吴均的《续齐谐记》。
关于“结草”的来源可参看《左传‧公十五年》,后人用结合两个故事作成语“结草衔环”比喻别人对施恩者有恩必报。
世系
1·杨宝
│
2·杨震
│
3·杨秉
│
4·杨赐
│
5·杨彪
│
6·杨修
杨宝
杨宝老师祖籍河北省。北京市武术协会会员、北京市武术协会八卦掌研究会顾问、北京市武术协会形意拳研究会顾问,中国武术七段,一级武术教练员。九岁开始习练武术,并熟读五经四书。1956年拜中国著名武术家、查拳名家——常振芳先生为师系统学习查拳门器械、套路及技法。后拜北京八卦掌名家——高子英先生为师系统学习八卦掌、太极拳及各种套路、技法。后拜河北省定兴县大庄村形意拳名家——朱云行先生为师学习形意门功夫。由于杨宝老师天资聪慧、练功勤奋、视师至诚、为人忠厚老实深得诸位恩师的喜爱。杨宝老师积极参加各项武术比赛并获得多项第一名的好成绩,并多次被北京东方圣城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北京书画研究院邀请担任中国书画名家名作开幕式武术表演项目的策划指导评委工作。多年来杨宝老师一直义务的传授查拳、八卦掌、形意拳技艺,其弟子也在各项武术赛事中获得优异成绩。杨宝老师多次在《武魂》等武术杂志发表文章,并录制影像资料供内部学习观摩。现年70多岁的杨宝老师依然活跃在龙旺庄、地坛公园、天坛公园等地进行义务的传播中华武术精华。为武术的传承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