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色相

色相定义颜色测量术语。颜色的属性之一,借以用名称来区别红、黄、绿、蓝等各种颜色。

色相,即各类色彩的相貌称谓,如大红、普蓝、柠檬黄等。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是区别各种不同色彩的最准确的标准。事实上任何黑白灰以外的颜色都有色相的属性,而色相也就是由原色、间色和复色来构成的。

色相的特征决定于光源的光谱组成以及有色物体表面反射的各波长辐射的比值对人眼所产生的感觉。在测量颜色时,可用色相角H 及主波长λd(nm)表示。在聚合物中为根据色的XZY系列表示的主波长和补色主波长相对应的色感觉。一般高聚物本身在熔融态下与标准色系溶液比较,与其一致的颜色标准号称作色相数,由于高聚物种类很多,标准色系也很多。常用标准色系都是按国家标准规定方法配制。

从光学意义上讲,色相差别是由光波波长的长短产生的。即便是同一类颜色,也能分为几种色相,如黄颜色可以分为中黄、土黄、柠檬黄等,灰颜色则可以分为红灰、蓝灰、紫灰等。光谱中有红、橙、黄、绿、蓝、紫六种基本色光,人的眼睛可以 分辨出约180种不同色相的颜色。

佛学常见词汇

一切物质显现于外可以眼见的形相。

【词语解释】【词目】:色相

【释义】:

(1)佛教名词。指一切事物的形状外貌。

《华严经》:“无边色相,圆满光明。”

《楞严经》:“离诸色相,无分别性。”

(2)指女子的声容相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