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影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央电影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央电影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央电影公司,俗称中影,是台湾一家大型电影公司。中影与中国电视公司、中国广播公司合称“三中”,成立之初皆为中国国民党经营的媒体机构,2005年起配合台湾政府的“党、政、军退出媒体”政策而民营化。
中国台湾电影制片机构。1954年9月1日由原台湾农业教育电影公司和原台湾电影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合并而成。第一部影片《 梅岗春回 》 。年产量最高达 7 部,为台湾之首。它生产的影片,如《蚵女》 、《玉观音》 、《 八百壮士 》、《养鸭人家》、《我女若兰》、《家在台北》、《笕桥英烈传》 、 《汪洋中的一条船》、 《小毕的故事》 先后在台湾、亚洲电影节上获奖。1975年,该公司在制片厂附近开设了一个展览馆式的电影文化城,举办电影编剧、演员、摄影、技术等训练班,培养电影人才。
简介中影成立于1954年9月1日,半世纪以来走过“健康写实主义”到“台湾新电影”的发展目标;迄今制作之剧情片有230多部,培植了李行、李安、侯孝贤、蔡明亮、王童及杨德昌等知名电影导演,成为大多数台湾人的历史记忆的一部分;其中,深获国际好评的有《喜宴》、《饮食男女》、《爱情万岁》、《河流》等。新锐导演吴宏翔的处女作《心灵之歌》是中影拍的最后一部电影。
中影从前以拥有完整的影业垂直整合系统而闻名,从制片、摄影棚、冲印、杜比录音、剪辑、发行到映演机构,体系内有中影文化城、中影後制中心、中影电影技术中心(已在2006年12月民营化,前身为中国电影制片厂)、台湾各地戏院院线。目前,主要缩减业务后是以代理国外(非好莱坞)文艺电影发行、电影后制作业、电影片冲印以及广告业务为主,最大宗收入为不动产租金收入。
大事纪1954年,中影发行第一部电影《梅岗春回》。
2005年,随着“党、政、军退出媒体”政策,中国国民党持有的中影股份移转由“荣丽投资公司”(中国时报集团的控股公司)拥有。
2006年2月28日,中影文化城及制片厂宣布停止营运。文化城留下5位员工,与邻近的中影制作中心续留人员共约10人,看管中影片库及文化城内电器设备。
2007年,正崴科技董事长、工商建研会前理事长郭台强声称取得42%中影股权而应支付十六亿元给中央投资公司,但至2007年10月2日止,只实际支付二亿元,因此将价值十四亿元中影股票质押给中央投资公司;中央投资公司宣称已于2007年6月12日收到郭台强十九亿元,并非事实。郭台强虽已指派林丽珍担任中影公司新任董事长,但因经济部和新闻局冻结中影公司的登记事项,尚不得变更董事长登记,蔡正元认为他仍然尚是中影公司法律上的董事长。蔡正元基于以上两点,为免虚拟交易困扰国人,且中影股权亦应按照实质出资比例分配,仍应继续担任中影公司董事长至国民党及马英九与郭台强厘清股权争议后方可卸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