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鱼级攻击核潜艇
首制艇1963年开工建造,1966年下水,1967年服役,本级艇共建造37艘。
在美国海军目前的攻击型核潜艇部队中,除有声名显赫的洛杉矶级外,还有另一大主力33艘在60年代一70中代建造的鲟鱼级。该级潜艇采用先进的水滴形艇型,但艇体比以往的攻击型潜艇大,指挥台围壳较高,围壳舵的位置较低,这样可提高潜艇在潜望镜深度的操纵性能。鲟鱼级潜艇可在北极冰下活动,装有一部探冰声纳。为了有利于上浮时破冰,围壳舵可以折起。
鲟鱼级潜艇的排水量比洛杉矶级小了2000多吨,水下排水量为4780吨;艇长92.1米,宽9.7米,吃水8.8米;后来有9&127;艘艇把原设计装的BQQ-2型声纳改装为BQQ-5型,使艇长增加了3米。尽管排水量小,但其艇上的武器装备与洛杉矶级相差无几,攻击能力很强。其位于艇舯的4具鱼雷发射管可发射MK48型鱼雷、&127;鱼叉潜射反舰导弹以及战斧对陆攻击型和反舰型巡航导弹,总数为23枚,除此之外,鱼雷管还可装MK67或MK60水雷,鲟鱼级原本装有沙布洛克反潜导弹,后由于该导弹的逐步被淘汰,而换装了战斧导弹。
鲟鱼级潜艇的动力装置包括1座S5W压水堆和2&127;台蒸汽轮机,总功率为1.5万马力。它的水上航速为15节,水下航速为26节,下潜深度400米。该级潜艇服役后陆续进行了一些改装,&127;有些艇正在装消声瓦;有些艇装载了深潜救生艇;还有些艇因装上了蛙人运输艇,而具有两栖攻击的辅助作战能力。虽然鲟鱼级的设计使用寿命为30年,但随着美海军的战略调整,估计会有一些艇提前退役。
战术技术性能数据:
排水量:(水面/水下/吨):3640/4650
主尺度:(长/宽/吃水/米):89.0/9.6/8.8
航速:(水面/水下/节):25/32
巡航距离/海里:90000
最大潜深(米):300
舰员编制(官/兵):12/98
动力装置(类别/功率/匹):核反应堆1+蒸气轮机2台/30000
武器系统:鱼叉和萨布洛克导弹;4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电子和雷达系统:UYK-7战术指挥系统,MK117鱼雷控制系统,WSC-3卫星通讯系统,BRD-7电子对抗系统,SPS-14对海雷达;
声纳系统:BQQ-2,BQS-8,BQS-12或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