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市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万市镇

万市镇位于富阳市西北部,南邻桐庐,西北接临安,属三县市交界结合部,是富阳市的西北大门。1992年由原万市、南新、南安一镇两乡撤并而成。全镇行政区域面积155.14平方公里,(地域面积是富阳市的第二大镇)。辖1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007年末总户数7293户,总人口2312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97人,是原龙羊区公所所在地,是富阳市西北山区中心镇。胥高公路斜贯全镇,南接320国道,北通杭徽高速公路,距富阳市中心50公里,距临安市中心22公里,距杭州城仅68公里。近年来,万市镇党委政府率领全镇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按照“好字优先谋发展,干字当头抓落实”的要求,大力实施“工业兴镇”、“科教兴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构建“新兴产业强镇,山区特色名镇,人居环境佳镇”的区域品牌。经济社会事业取得骄人业绩。2007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4.63亿元,比上年增长19%,财政收入2881万元,农村经济收入17.9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8213元。万市镇镇地唐代为分水县东境,五代初由吴越国王钱缪划归临安县,后为南新场一部份。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南新场改建为南新县,县署在今东元村镇头。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废县改为南新镇,并入新城县,从此成为新城(即新登)县地。明、清两代和民国初期,是南安、南新两乡地和宁善乡地一部份;民国后期为龙门乡和古城乡,属岭西区。1949年5月解放,岭西区先改称为古龙区,后改称龙羊区,接收各乡、名称不变,万市仍属古城乡。1950年,始建万市乡与田源、画龙、南新、横山、太平五乡并列。万市下辖安居,万市、槎源等4个行政村。同年12月田源乡和太平的周家村(现新民村)及南新的东元村并入万市乡。1958年i0月,公社化运动开始,政社合一,原新登县并入桐庐县,称新登人民公社,万市乡属之,改称万市耕作区,下辖胜利、万市、新民、石门4个高级合作社。1959年耕作区改称生产大队(乡级),洞桥大队并入。1961年1 0月新登从桐庐县划出归并富阳,从此万市隶属富阳县。同年7月调整公社规模,万市人民公社建立,原洞桥大队析出。1984年3月实行政社分设,万市重新建立为乡,次年10月改建为镇。1992年5月开展撤区扩镇并乡工作,撤销龙羊区,将原南新、南安两乡并入,辖区扩大,成为今天的万市镇。

万市镇镇名由万市桥而来。此桥原名万氏桥,系明代南安贞女万月娘独资建造的一座石拱桥,当时为表示对月娘的祝福,称之为万寿桥,后来为便于纪念,改称为万氏桥。清代和民国时期,这里水上交通依靠竹筏,装载货物的竹筏逆葛溪而上,无法撑入狭窄水浅的“葛溪三源”,只能在万氏、新安两桥之间卸货,生意人便在这里开店,从而出现市场。因“市"和“氏"同音,又符合实际情况,所以万氏桥改称为万市桥。由此可见现在作为地方政区的万市镇的名称是由桥名,镇名变化而来。

万市山灵水秀,风光幽美,主要名胜有载于旧时《新登县志》列入“新城八景”的二处。一称“青牛雪霁”。即渚源村的青牛岭(此山上因有一处自然形成牛脚印山块而得名),岭上原有多福寺(现只剩基址),其地高峰入云,每逢大雪初晴,阳光普照,风飘衣袂,身在银台,令人有登仙之感。北宋文豪苏轼官杭州,下巡属县时,曾到那里游赏,题诗刻石。(苏轼为治理蝗灾,还到过浮云岭,写有七律两首,至今脍炙人口)。二称“仙洞鸣泉”。即南安灵隐洞(俗称洞山洞),洞高15丈,中分为二,左为旱洞,洞顶钟乳下陲,如锤如剑,如掌如拳,千资百态,逗人遐想。右为水洞,洞内流出泉水,清澈可鉴,因洞壁回响之故,入耳澎湃不绝明代旅行家徐弘祖在他的《徐霞客游记》中载有游览和考证性记述。近来在此洞旁又发现比此更大溶洞,杭大地理导师教授曾专程前来考察研究,颇有开发旅游景点的价值。另还有景点两处,县志都有记载。一为胥高公路了岸段路侧的“寒泉",远看岩石壁立,走近便见一股清泉从岩石中淌出,岩下成沼,触手冰凉,岩石上有题刻,据说是乾隆手迹,也颇可观,近来此泉水己被一饮料厂利用。二为阜源坞“风洞”。夏天风从洞中吹出,凉爽宜人;冬季风从洞口往里吹,洞口落叶随之而入,是很值得研究的自然现象。

历史古迹主要有象征南新县城的东元镇头城皇殿。它始建于南新县建置时,明清两代时曾加修葺。现在殿基两进,败墙上尚可找到宋砖和宋瓦碎片。还有一处古迹为太平马岭古“城墙”。原系清咸丰时地方民团头子高天一率众建筑,以抗拒太平军人侵的壁垒,现剩残迹而已。

万市镇虽是富阳的边陲乡镇,但离临安杭州较近,距杭州仅半小时车程,是富阳市一个独有的窗口,接受大城市辐射时间快、力度强,区位优势明显,又有五金锻造和轻纺加工产业方面的基础和生产经验和能力,加上大、中城市实施“退二进三”战略的良好机遇,为万市打造“新兴产业强镇”的区域块状经济品牌,加快工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前提条件。同时,万市属杭州城郊农村,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各类效益农业基地建设成效明显,山核桃、银杏、豆制品、树桩盆景、山羊等农产品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又有“青牛雪霁”、“北宋石佛”、“多福寺”、 “仙洞鸣泉”、 “寒泉"、“风洞”等名胜;马岭古“城墙”、“方坑古石桥”等古迹,杨家银杏秋景、高树堂松景等自然风光及“弘道书院”等现代文化建筑,加上农民勤劳、热情、好客,有强烈的发展欲望,为万市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山区特色名镇”的区域经济品牌,建设城郊休闲特色新农村创造了极好的发展机遇。为此,党委政府制定今后经济发展的主思路是:强工业、优农业、兴三产、求特色、强地位。并一如既往的实施“工业兴镇、农业稳镇、三产活镇、环境立镇、特色强镇”的发展战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