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at系列战机
性能简表
代表型号G.50
设计师或设计单位GuiseppeGabrielli
研制年代1935年
用途战斗机
乘员1人
发动机1*840hpFiatA.74RC.38
航程670KM
最大速度472KM/H
升限9835M
重量1975/2415KG
外形尺寸翼展10.96M机长:7.79M机高:2.96M
武备2*12.7mmBreda-SAFAT
其它
简介
FiatG.50
朱塞佩.加布瑞利在1935年4月开始设计的一种悬臂式单翼战斗机,原型机(MM334)在1937年2月在比萨试飞。全金属结构,主起落架可向内收起,尾轮为固定式,初期型的座舱为封闭式,舱盖向后滑移,后因飞行员认为后视界不良改为开敞式。除两架原型机外,共生产778架,Fiat公司生产350架,CMASA(CostruzioniMeccanicheAeronaticheSA)公司生产428架。
12架预生产型首先交付给意大利驻西班牙的援外航空兵团,在抵达西班牙之后数周,1939年4月,佛郎哥军队占领西班牙全境,G.50未参加战斗。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对英、法宣战时,意大利有G.50飞机97架。宣战后,G.50为轰炸机护航,在法国南部和法国海军航空兵进行了小规模战斗;1940年10月到1941年4月,48架G.50参加意大利援外航空兵团,和FiatCr.42;Br20;少量CantZ.1007一起,进驻比利时机场,配合德国空军进行“不列颠之战”。1940年10月24日,空袭Harwich;29日空袭Ramsgate;11月11日,空袭Yarmouth.未和英国空军发生遭遇和战斗。只是意大利飞机涂饰得和航空表演一样鲜艳夺目,使地面防空炮手十分惊愕。到了年底,寒冷的气温使习惯温暖南方气候的意军飞行员无法在开敞的、无任何加热设备的座舱里在高空战斗,仅能在比利时、荷兰、法国的低空进行巡逻飞行。1941年4月全部撤回意大利,重新部署到北非。
1940年10月28日,G.50以侵占的阿尔巴尼亚和意大利阿普利亚为基地,参加意大利侵略希腊的战斗。初期在和英军‘Gladiator‘双翼战斗机的战斗中占上风,但“飓风”一参战,G.50立即处于劣势,只能钻山沟低空飞行,执行对地支援任务。
FiatG.50bis
G.50增加机内油箱容量,增大航程;增加开敞式座舱旁的半截透明盖板,减少螺旋桨滑流冲击飞行员;增大垂直尾翼的面积;改善飞机纵向操纵性,称为G.50bis。Fiat公司制造344架,CMASA公司制造77架。大部分飞机在利比亚使用,为适应北非沙漠条件,加装空气滤清器,一些飞机还在前线临时加装翼下炸弹架,可充作战斗轰炸机使用。1942年10月阿拉曼战役时仅剩43架。突尼斯之战后,G.50已经完全落后,虽然有少量参加西西里反登陆战,但在盟军的强大空中优势和舰队防空炮火面前,没有任何战果。
FiatG.50B
双座教练机,1940年4月试飞,到1943年生产大约100架。
FiatG.50ter
装FiatA.76发动机,1941年7月试飞,飞行速度达到530KM/H,仅生产1架。
FiatG.50V
装DaimlerBenzDB601发动机,达到580KM/H的飞行速度,未批生产。
FiatG.50bisA/N
为意大利用商船改装的航空母舰Aquilla(阿奎拉,天鹰座)和Sparviero(斯帕维罗,食雀鹰)号改装的双座舰载战斗轰炸机,可以携带一枚250KG炸弹,有着舰钩。因航空母舰的改装未完成,在1942年10月2日试飞后未制造。
1943年初,G.50还有三个中队在撒丁岛、希腊、爱琴海地区部署。1943年6月意大利退出战争后,还有4架G.50参加法西斯“萨洛共和国”空军,用于训练。
35架G.50,1939年出口芬兰,参加了苏芬战争;1940年,10架G.50bis出口克罗地亚,装备克罗地亚空军。
FiatG.55Centaurn(Centaur半人马座)
性能简表
代表型号G.55/I
设计师或设计单位GiuseppeGabrielli
研制年代1943年
用途战斗机
乘员1人
发动机!*FiatRA.1050RC.58Tifone(台风)
航程1200KM
最大速度630KM/H
升限12700M
重量2630/3718KG
外形尺寸翼展11.85M机长:9.37M机高:3.13M
武备3*20mmBreda-SAFAT(MG-151)
2*12.7mm
2*160KG炸弹
其它
简介
设计师GiuseppeGabrielli设计的FiatG.50的后继机。1942年4月30日首次试飞,1943年3月完成评估试飞。
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前只有16架G.55/0(预生产型)、G.55/I(最初生产型)交付意大利空军,装备353中队,担任罗马的防空任务。在此之后生产的飞机因生产线位于都灵而被“萨洛共和国”空军接收,共计生产了274架。由于美军对意大利北方的空军基地的高强度轰炸,这些飞机损失惨重。战争结束时还有37架未完工的飞机在生产线上。
在生产G.55的同时,Fiat公司还设计了换装马力更大的Daimler-BenzDB603A发动机的G.56,只生产了两架试验机。战后被Fiat公司当成试验平台。
战后,利用剩余部件和生产线上未完成的飞机,于1946年9月重开生产线,先后为意大利空军、阿根廷空军分别生产10架、30架G.55A(单座战斗/教练机),为阿根廷空军生产的30架转供埃及空军17架;为意大利空军和阿根廷空军生产交付了10架、15架G.55B(双座教练机)。
FiatBR.20Cicogna
性能简表
代表型号BR.20M
设计师或设计单位
研制年代1936年
用途中型轰炸机
乘员5人
发动机2*FiatA.80RC.411000hp
航程3000KM
最大速度432KM/H
升限9000M
重量6400/9900KG
外形尺寸翼展21.60M机长:16.75M机高:4.10M
武备3*7.7mm+1*12.7mm
1600KG炸弹
其它
简介
1936年2月10日试飞的民用飞机,曾经执行罗马-亚的斯亚贝巴航线飞行。1936年秋天改成军用轰炸机和运输机,生产了501架,参加除俄罗斯东部前线外的其余作战。有7种改型,BR.20M为主要生产型号。1943年7月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