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火醮
打火醮
广东省惠来县十年一祭的盛大庆典,常在县城举行,旨在祈求神录不让火灾降临,突出的景点是在城隍庙前搭建一座华丽宏伟的醮棚,夜晚亮起千百盏灯火,有点辉煌若仙境的境界。其他活动有:在大街上罩上白布,街旁接连悬挂灯屏人仔;每个社头都要演戏;有时还邀请艺人作特殊表演。较有特色的是演奏倒吊唢呐。即表演者用双脚挂于一横杆上,头部向下,同时吹奏大小不等的三把唢呐。即鼻孔插两把,口衔一把,吹奏出不同音色的优美旋律。
此外,在迎神送神活动中,为了显示神有灵,由同身作各种惊险表演。如走火城(即同身在一片烧红的木炭上面行走),咬犁头(即同身口咬烧红的犁头),竹篮请水、坐刀轿、卧钉床等,使祭神活动增加热闹、神秘气氛。
以上所记述的特殊谢神活动,在新中国建立前时有出现,新中国建立后就不曾见过。
一
旧社会惠来城(惠邑)“打火醮”比任何节日都隆重,一次长达十余天,每次都在当年十一月择日进行。各社头请来潮汕各地的戏班,一连十天,通宵达旦演戏。街道两旁铺户,装饰有“踏水车”、“双招财”等活动灯景,南门十字街至西门大街,长达半里,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惠来城(惠邑)“打火醮”每十年一次(即逢丙年),在打火醮之前三年,各家各户合养一头或二头猪,以备打火醮时酬神和宴请客人之用;各铺户则每月筹款,由各地段专人负责。
惠来城(惠邑)“打火醮”由来已久。雍正十一年癸丑年(1713),
江西举人龚日菊到惠任知县,他看到县城居民大都住茅房草屋,常闹火灾,他认为惠来城背山面海,暴雨过后,滴水无存,属火地,称之为“水清龙骨现”。因此,倡议逢丙年“打火醮”,以禳除灾祟。但事情未进行,他便调往别地了。新任知县杨宗秉到任,知“打醮”是上任知县的倡议,便于丙辰年始创“打醮”。从此,逢丙年“打醮”的习惯便延续下来,至1946年的丙戍年为最后一次打醮。新中国诞生后,此习俗便中止。
二、
旧社会,各地发生火灾,有的人认为是鬼神作祟或是得罪了火神爷,便定些礼仪来祭祀。民间迷信,一些“父母官”也极力提倡鬼神崇拜。惠来县城十年一次的规模盛大的打火醮和澄海县樟林镇的建火帝庙、游火帝就是三位县太爷倡导起来的。据载清雍正十一年(1713年),惠来知县裘日菊到任,他见县城居民多住茅房草屋,常闹火灾。他认为惠来城背山面海,暴雨过后,滴水无存,属火地。“丙属火”,因此建议逢丙年打醮。不久,他调任了,新任知县杨宗秉到来,他承继裘日菊的倡议,便在丙辰年十一月主持打醮。此后逢丙年十一月便择日举行盛大的打醮活动。是金山日,惠来城各社各请戏班,一连10天通宵达旦演戏,各铺号民户筹办灯屏祭品,沿街陈列迎神,自南门十字街至西门大街,户户张灯结彩,成为当地最隆重的节日。澄海县樟林镇是清代前中期的著名海港,海运商贸十分发达,铺户甚多,常生火灾。乾隆初年,当地士众,请示县令杨天德,杨也是个风水内行,嘱建火帝庙于街中,并题“坎离既济”为匾。据传,此后火患渐减,群众信是杨太爷的功德,在庙中立杨的“长生禄位”与火帝并祀。以后每年农历二月庆神游行,也以四台大轿抬杨天德的“长生禄位”与火帝并游,配以仪仗队,写着“澄海县正堂”的大红灯笼为前导,虎头牌四对,杀手四名,铜锣十三面,呼喝摆道,威风凛凛,遍游八街六社。对此事,民国时期当地有位陈汰余先生在其所撰《樟林乡土志略》评述道:樟林“东社官、南社官县志有载,火帝庙县志无文,即杨天德县志也无此名,是殆樟林埠当年旺盛,遍地皆是富翁,天德借堪舆以媚世,故不载欤”。
县太爷倡建火帝庙,打火醮,敛财加钓誉,而老百姓却要吃亏,花钱之外,还愚弄自己。解放前,汕头市升平路一家商店遭火灾,事后还演纸影戏谢神,凶事作喜事办,人问其故,答曰:“若无神保佑,还不知道要多烧几间呢!”
-----------------分割线-------------------
建国后因各种原因活动停止,后因盛世太平,于2006年以文化习俗重现,祈福盛世平安同时也成为一种旅游资源。活动期间海外侨胞纷纷赶回惠邑,一睹民俗风彩。有人说这是迷信,迷信与习俗只差一线,心不同则果不同。民俗的作用在于增加国家,社会以及区域凝聚力,只要是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的,我觉得没有拒绝什么的必要。从今年开始中秋、清明、端午已成为了国家的法定节假日,这正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