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错铜盘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古代金属细工传统技法之一。也称“填漆错”。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的一些铜器,常在錾槽内不嵌金银,而填以照黑漆。也有的既嵌金银,又在未嵌金银处填漆(或在漆内掺以银粉),然后磨错光平,以增加纹饰的色调。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楚墓出土变形龙纹铜尊,高17.1厘米、口径24.5厘米、底径21.5厘米,圆 口有盖,盖心突起成圆饼状,周围有鸟形钮四个。腹部两侧有铺首衔环,腹下有兽面蹄形足三个,腹部及盖面均有錾刻变形龙纹,刻线内全部填漆,经过磨错,极似金银错。同墓出土的铜缶,腹部的圆涡纹,也是这种做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