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蟒
英文名:Red blood python
科名:蟒蛇科(Pythoninae)
别名:短尾蟒
分布:马来半岛、婆罗洲、苏门答腊
生态习性:卵生,一次可生20个卵,血蟒的体型较粗较短,在饲养的空间需求要比同样长度的细蛇类来的大。血蟒不易饲养,除了大多数为野生个体可能已感染了内寄生虫的原因外;另外,如果能提供血蟒完全将身体展开的空间,据说也能有效的减少慢性呼吸疾病的发生,小型哺乳动物、鸟类、蜥蜴、蛙类为食。 (不建议新手饲养)
型态特征:中小型蟒,一般不超过两公尺,因产地不一样,不同品种的血蟒身体上的花纹和颜色有部分差异,如婆罗洲产的底色以黑为主,马来半岛产的底色以红褐色为主.原产地的大部分血蟒是当作制作皮件的原料,另因宠物市场的开发部分特别的个体被选出当做宠物饲养 。现在已经有少量特别的颜色和花纹的CB在爬虫收集者和市场上出现,但因为这些特别的CB(人工繁殖后代简称)比较稀有,价格也比较昂贵.
血蟒因为独特的体型和美丽的花纹而具有较高的观赏、展览价值。对其的驯养应注意以下几点:
血蟒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都是很高。25-30度为其最佳温度。在此温度范围内血蟒摄食、生长正常。当温度低于24度时,摄食减少,少动。当温度低于15度时停止摄食并有死亡的可能。此品种因为是东南亚的热带品种,无冬眠习性.所以饲养时加热设备和能容纳整条蟒体的水盘是必须品.
诱食:野生状态下的血蟒主要以小型哺乳动物(啮齿类)和鸟类和爬行类为食,人工驯养试验中投喂大小白鼠、兔子等活饵较为适合。对于刚刚引进的血蟒,可以用小白鼠诱食。基本所有的蛇类都具有“神经质反应”,具体表现在对外界各种刺激十分敏感,而且性格比较暴,应选择人工长期驯养的CB个体为佳。如果初次诱食操作不当,极易造成厌食拒食甚至死亡。所以初次投喂的小白鼠应选取中、小体型,无污染无特殊异味的个体。投饲之前先将小白鼠喂饱,防止反噬血蟒。投饲过程中要随时留意观察,防止蟒体遭白鼠咬伤。投饲试探时间为30分钟,到时间血蟒仍未开始摄食应立即将食饵取出,一星期后再投喂千万别急于喂食而选择填喂,填喂只会增加其压迫感而更加拒食,一般蟒类因其特殊的生理结构,就算几个月没进食都不会影响其生命。在整个投饲期间是严禁吸烟、闪光灯拍照等外界刺激发生的。
血蟒捕食时一般能直接、准确的咬住小白鼠头部,再迅速用身体进行缠绕,等小白鼠完全死亡后慢慢吞食。如果在捕食时未准确的咬住小白鼠的头部就进行缠绕,蟒体就会被白鼠咬伤。此时应果断用吸管向白鼠口、鼻部滴水加速其死亡。在其捕食过程中如果要移动位置,可用长镊夹起白鼠尾巴移动。严禁直接用手或工具触动摄食过程中的蟒体。诱食是成功驯养血蟒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最容易诱发血蟒独特“神经质反应”,造成驯养失败的过程。如果初次诱食成功,就进入正常饲养阶段。
饲养场所的管理和繁殖:血蟒的饲养场所应以炭化树皮和绿地为主。设有饲水器皿,木、石结构洞穴,低矮、大冠、枝粗叶大的植物。受光、通风良好。饲养场所无蚁窝、积水。饲养用具、医疗用具宜专用一套。严禁在饲养区内吸烟和穿着、使用沾染有羊、鼠、兔等动物气味的工作服、工作用具进入。对于驯化的血蟒,经常要着固定工作服、清洗双手后把玩,消除它对饲主的恐惧。
繁殖:血蟒为卵生,每年春夏交替时节产卵10枚以上(应个体差别而论)。大部分雌性球蟒有护卵习性。孵化期一般不超过60天。产卵及孵化期畏人,应避开外界刺激。期间攻击性增加。人工驯养下孵化率一般可达80%。
饲养时最好能提供一供其躲藏的小盒子,盒中可放些略潮湿的水苔藓,可维持饲养环境的湿度,并可帮助蜕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