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叫中心系统
呼叫中心又名Call Center或客户服务中心,其早期的呼叫中心应用就是今天的热线电话、咨询电话,由受过训练的话务员专门接听处理来电客户的各类问题如咨询、投诉、建议等。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客户需求及各行各业其本身业务的发展,其实已经很难给现代呼叫中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几乎每一种计算机与电话集成(CTI)技术的应用系统都可以笼统的称之为呼叫中心,甚至一个座席我们也可以称为呼叫中心。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及软硬件价格的走低,呼叫中心已经从一些由高端贵族企业转向平民化应用,呼叫中心已经开始走向普及。
现代呼叫中心已经涉及到了计算机(软硬件)技术、Internet技术、计算机电话集成技术(CTI)、数据仓库(商业智能BI)技术、客户关系管理(CRM)技术、交换机(PBX)通讯技术、企业ERP技术和企业管理、项目管理、团队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它已经成为一个统一、高效的服务工作平台,它将企业内分属各职能部门为客户提供的服务,集中在一个统一的对外联系“窗口”,采用统一的标准服务界面,为用户提供系统化、智能化、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呼叫中心已经成为与企业连为一体的一个完整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是企业运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呼叫中心是充分利用现代通讯与计算机技术,如IVR(交互式语音应答系统)、ACD(自动呼叫分配系统)等等,可以自动灵活地处理大量各种不同的电话呼入和呼出业务和服务的运营操作场所。
电话呼入型呼叫中心的特点是接听服务对象来电,为服务对象提供一系列的服务与支持,例如在IT行业中的技术支持中心,保险行业中的电话理赔中心等。而电话呼出型呼叫中心一般说来,以从事市场营销和电话销售活动为主,是企业的利润中心,这一类型的呼叫中心大多为邮购公司、电视购物与直销公司所拥有。
呼叫中心就是在一个相对集中的场所,由一批服务人员组成的服务机构,通常利用计算机通讯技术,处理来自企业、服务对象的电话垂询,尤其具备同时处理大量来话的能力,还具备主叫号码显示,可将来电自动分配给具备相应技能的人员处理,并能记录和储存所有来话信息。一个典型的以客户服务为主的呼叫中心可以兼具呼入与呼出功能,当处理服务对象的信息查询、咨询、投诉等业务的同时,可以进行服务对象回访、满意度调查等呼出业务。
对于呼叫中心的建设模式,目前有外包、自建以及托管呼叫中心三种方式,其各自有适应的用户群体及业务范畴,呼叫中心系统功能:三者在呼叫中心系统功能上基本一致,没有本质区别。基本都是由IVR、ACD、CTI、报表系统等系统模块构成。
目前,呼叫中心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市政、公安、交管、邮政、电信、银行、保险、证券、电力、IT和电视购物等行业,以及所有需要利用电话进行产品行销、服务与支持的大型企业,使企业的客户服务与支持和增值业务得以实现,并极大地提高了相应行业的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
呼叫中心的发展阶段:
基于交换机的人工热线电话系统:
纯手工操作和记录,劳动力大,效率低,客户抱怨多
不足:
1、操作不规范
人工操作难免会搀杂座席的习惯和一时的心情。
2、无呼叫记录
任何呼入的电话全凭座席的手工记录和记忆识别,没有专业的数据库系统记录和备份
3、无法对座席进行工作分配和绩效考核
座席的质量影响企业的客户管理水平和形象。
交互式自动语音应答呼叫中心系统(IVR):
也是基于传统交换机,只是自动语音系统替换了之前的人工热线。目前高端呼叫中心主要还是采用这种模式。比如电信的114,声讯台
不足:高成本,升级难,灵活性差,难以满足客户的其他个性化需求
基于板卡(语音板卡)的客服系统:
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CTI技术),将电话语音与网络获取的数据进行协同和集成,实现了语音与数据同步。
不足:应用灵活性有限,难以支撑大量的呼入请求
基于IP的呼叫中心系统:
采用先进的VOIP及软件交换技术,增加了提供web呼叫服务功能,支持用户从web站点直接访问呼叫中心。
呼叫中心的分类
基于传统交换机(PBX CC):[1]
目前高端呼叫中心主要还是采用这种模式。
基于板卡的模式(CTI CC)
主要应用在用户只需要局部的呼叫中心功能的地方。目前基于板卡的模式是市场上的主流呼叫中心建设方案。
基于一体化平台的(IPCC)
目前中端市场应用比较广泛。随着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成本的降低,将逐步渗透到中小企业低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