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辅
黄公辅(1576-1659年),字振玺,别字春溥,广东新会杜阮乡人。
【人物简历】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中进士,任福建浦城知县,薄税轻刑,很受百姓欢迎。
天启二年(1662年)晋升南京山西道监察御史。天启四年奉旨巡按下江,处事公正严明,深受百姓爱戴。次年太监魏忠贤专权,捕杀东林党人,黄上奏控告魏二十四条大罪, 结果被撤职回乡,闲居9年。
崇祯七年(1634年)起用,历任湖广布政司参议,分巡湖北;湖广参政,分守宝庆,兼兵备,镇长沙。任职8年,先后奉命征剿湘西、临武、蓝山徭、 僮人民和攻打长沙的农民起义军,受到封赏。
崇祯十六年退休回乡。次年清兵入关, 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崇祯帝自缢。黄公辅闻讯,悲愤满胸。 在《甲申江门看竞渡》一诗中,吟出“击楫中流谁祖逖”句, 反映他的强烈民族气节,欲效祖逖那样率师收复中原。
清顺治三年(南明隆武二年,公元1646年), 南明唐王被清兵掳去杀害;永明王朱由榔即位于肇庆,称桂王;当时朱聿又在广州即位,称绍武帝。但大敌当前,同室操戈,以至清兵攻陷广州,绍武帝自杀,永历帝西奔。广东各地义军纷起勤王。 黄公辅与王兴起兵新会,约陈子壮、陈邦彦、张家玉各路起义军,谋攻广州。 次年各路起义军皆被清兵打败。 而新会县知县林凤翱率兵到杜阮叱石搜捕黄公辅,却被起义军捕杀。后黄公辅投奔桂王, 历任太仆寺少卿、通政司左通政、待经筵、刑部左侍郎、署尚书事等职。 他在辅助永历旁期间,次子黄笃豫为保卫永历帝还都战死浔州。
顺治七年(南明永历四年,公元1650年)奉命与李元胤、马吉祥驻守三水县,兵败,永历帝西走南宁,公辅退入深山。
顺治十一年(永历八年,公元1654 年)南明安西王李定国率军入粤东进,公辅长孙黄确被任为监军, 联合王兴的队伍攻新会城。未胜,李军撤走。黄公辅与王兴奉明裔聿 于台山汶村,储备粮食,铸造器械,继续抗清。 他曾致函延平王郑成功相约筹组闽粤水军,并派孙黄确赴云南向永历帝进“蜡表”禀呈联郑计划, 被任为兵部尚书总督水陆义军,御赐上方宝剑, 奉命召集义军会合定西侯张各振,虎贲将军王兴所部,打算从水道配合郑军袭取南京。事泄,清平南王尚可喜派大军围攻汶村。
顺治十六年正月初七,黄忧忿而死,终年84年。遗著有《北燕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