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尔斯定律
“一个情报检索系统如果对用户来说,取得情报比不取得情报更伤脑筋和麻烦的话,用户就会倾向于不使用该系统。”这就是著名的穆尔斯定律。穆氏定律揭示了用户利用情报检索系统的规律。对用户来说,最易获得的资料并不一定是最有用的资料,即情报资料的可获得性和有效性并不是一致的。穆氏定律指出,用户选择系统以情报资料的可获得性为首要依据。穆氏定律中的“取得情报”实质上就是指情报资料的可获得性.定律强调了可获得性对用户情报行为的决定性影响。
1959 年,C. 穆尔斯(Calvin Mooers)——信息检索研究的先驱之一,提出了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的穆尔斯定律:当拥有信息比不拥有信息会使用户付出更大的努力或给用户造成更大的麻烦时,用户会倾向于不使用信息检索系统 。
根据穆尔斯的解释,他的定律针对的问题是获取信息后会迫使用户采取适当的行动从而给用户形成某种压力和造成麻烦,而在“当前的知识和工程界的风气下”,用户可能不希望获取信息,即使这些信息是可以立即获得的。他指出,“如果你获得了信息,你首先必须阅读它,而这并不总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后你必须努力设法理解它。而要做到这一点,你又必须进行思考。”
穆尔斯定律告诉我们,接受信息是需要花费一定精力和时间的,因此人们并不总是乐于去接受信息。
有趣的是,现在信息界对穆尔斯定律的比较流行的理解则着眼于用户为获取所需的信息所必须付出的努力上。因而在引用穆尔斯定律时将其改头换面表述为如下的形式:一个用户在使用一个信息检索系统时越困难,花的时间越多,则使用该信息检索系统的次数就越少。Dialog 信息检索服务的名誉主席Roger K. Summit 则以另一种方式对此进行了表述:“穆尔斯定律告诉我们信息的使用与获得信息的容易程度成正比。”
无论是用户会因为获取了信息会造成更大的麻烦还是因为获取信息太麻烦而不去使用信息检索系统,实质上都是一种行为特征,可以归之为图书馆和信息科学的一个统一法则:即齐夫(Zipt)的最小努力原理。该原理认为,一个人的整个行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受花费最小力气驱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