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河南乡

一、黑龙江省克山县河南乡

乡镇概况河南乡位于黑龙江省克山县东南部,南靠润津河畔同拜泉建国乡相依,北隔乌裕尔河同河北乡相望。东与克东金城乡接壤,西与双河乡相邻。地势为中部高,南北两端为丘陵地带。

全乡面积211439公顷,南北长19.21公里,东西宽11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3400公顷,70%以上为肥沃的黑土地,30%为破皮黄,占总面积的15%,林地面积4337公顷,占总面积的21%,村屯建设面积1254公顷,占总面积的6%,水利占地面积50公顷,占总面积的0.2%,道路面积1530公顷,占总面积的7%;草原、牧地面积165公顷,占总面积的0.8%;

水域面积447公顷(含水库一座),占总面积的2.1%。全乡辖学习、华安、兴利、仁发、永兴、公政、大河、二河、联合9个行政村83个自然屯,9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820户,总人口30126人。其中乡直300户,人口950人。

行政沿革河南乡一带,中华民国时期隶属克山县第一区管辖。东北沦陷后期,归曲秉村管辖。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设置曲秉区,1949年改为河南区,后改为第二区。1956年4月,撤区划乡,设置河南乡。1958年8月,将润河、双河(部分)乡并入河南乡。同年9月,改称河南人民公社。1984年4月,政社分开,改为河南乡。

社会事业乡属单位派出所、银行、农机、复合肥厂、幼儿园、敬老院、百货商店4家、建材4家、医药4家、书店2家、兴达农副产品收购站、粮店4家、饭店7家、理发5家、照相2家、综合服务部6家、浴池1家、服装1家、医院、中学、小学、中心校、电业邮政、移动电话、乡政府等55个乡直单位和个体户。乡直主要道路、中心校路、通集路3条、环城路1条、南1路、中心路南北东西各1条,北一路、保民路1条、北二路、凡和路1条等12条主要道路。城镇建设用地29公顷。

经济发展2006年末15650万元以上,年增加516万元,其中农业总收入9598万元,种植业6851万元,牧业274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218元。2006年乡级财政收入350407元,其中,国地税15万元。

该乡在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在科级领导干部实绩考核中获得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6年被克山县委授予“五个好”先进乡镇党委和党风廉政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7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平安创建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干部编制河南乡现有编制43个,其中行政编制18个、机关事业编制22个、工勤编制3个。现有乡干部46人(含计生、畜牧人员),其中行政编制14人,事业编制30人,工勤编制2人。

二、四川省汉源县河南乡

乡镇概况位于汉源县最南端,为大渡河中游南岸支流宰骡河的高山河谷地带。地理位置在北纬29°14′,东经102°35′。东南与甘洛县交界,西靠石棉县,西北在西山连小堡乡,东北以东山麓的上游堰同晒经乡接壤。面积147.1平方公里,辖河南、盐井、竹山、顺平、平等、大湾、柏树7个村民委员会,59个村民小组,41个自然村,1625户,5795人,属汉、彝、藏杂居地。海拔1140——3000米。乡政府驻河南站,海拔1140米。古为建昌道和灵关道的主要驿站,素有“要吃饭,河南站”之称。境内大湾村火草坪为汉源县的最南端。

历史遗迹河南历史上兵事多,有许多飨人趣谈。

“民族交隔,哑泉可解”——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南征至此,军士渴饮盐井水,口不能言,后理服孟获,其弟孟节指圣泉水方解。后建圣泉寺以记,因此,“圣泉镇哑泉”传为佳话。

“深沟阻兵,遗恨千古”——1863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西征,先锋赖裕新,受阻于深沟,在大湾为“夷兵”滚木擂石所害。余军直出小堡,强渡大渡河成功,石达开继后再渡失败,全军覆没,成为憾事。

“北上抗日,火种千里”——1935年旧历年5月22日,左权将军率部经此雄据大树堡,佯攻富林,牵制国民党军王泽睿部,使中央红军在安顺场强渡成功。境内写有红军标语“红军是弟兄,反对官长脱落伍士兵的衣服!红军是乾人自己的军队!”至今仍存。

三、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河南乡河南乡位于乌审旗西南部,无定河南岸,南临陕西省靖边县,西、北隔无定河与鄂前旗城川镇、乌审旗沙尔利格镇相望,东与乌审旗纳林河镇毗邻接壤。总面积626.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9.1万亩,草原16万亩,林地54万亩。全乡下辖11个行政村,总人口16783人,其中蒙古族946人,占5.4%。乡政府距旗政府所在地达布察克镇104公里。境内资源富集,地肥水美,物产丰富。素有“塞外江南”之美称。河南乡是鄂尔多斯市三大产粮区之一,也是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水稻、小杂粮;经济作物有水果、西瓜、蔬菜、麻黄、葵花、辣椒;主要牲畜有猪、牛、羊、兔;水产品以巴图湾鲤鱼、鲫鱼、甲鱼驰名。近年来,河南乡紧密结合本乡实际,已发展为主题、以科技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抓住区位、资源两大优势,不断扩大乡镇企业向规模化发展;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建设步伐,积极推进集镇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壮大三产服务业的比重;努力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全乡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3年,全乡财政收入达到305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元,粮食总产量达到3283万公斤,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达到11.4万头(只)。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河南乡先后两次荣获“鄂尔多斯市十佳苏木乡镇党委”,“鄂尔多斯市财政建设先进乡”,“小城镇建设先进乡”等荣誉称号。 这是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河套文化”从这里闻名,大夏国都可从这里领略,神秘的转兵洞仿佛讲述着当年的金戈铁马,老一辈革命家乌兰夫、宁任穷等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过,全国治沙模范殷玉珍就出生在这里。 河南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境内资源富集,水、电路、讯设施齐全,交通四通八达。得天独厚的天然气资源优势著称区内外,乘着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古老而又年轻的河南乡人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全乡人民衷心感谢所有关心支持河南乡建设的社会各界友好人士。全乡各族干部群众热情欢迎有识之士前来观光考察,投资开发,创建伟业,大展宏图。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