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田

江苏大学教授外国语学院教授,黑龙江哈尔滨人。1988年湖南大学日本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农工党党员,现任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日语系主任、日本学研究所所长、日本福井大学客座教授、湖南大学日本语言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江苏省日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镇江市翻译协会副会长。多次赴日本作学术交流和国家公派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语学,主编和参编《实用日语语法》、《日本简史》等学术专著、教材、词典6部,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中外文语言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并被多次引用,主持和参加省、市、校级各类课题13项,获省、市、校各类奖励15项,并获江苏大学优秀教师、江苏大学优秀研究生任课教师称号
河海大学教授(1963-)湖北浠水人,1992年毕业于河海大学岩土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2002年1月至2003年1月,作为国家公派高级访问学者到加拿大Carleton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1年。现任河海大学教授、岩土工程研究所副所长。
学术兼职
国际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学会、中国水利学会、江苏省力学学会会员。
研究方向
土的基本性质、岩土工程测试技术和可靠度理论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获奖荣誉
⒈采用可靠度理论研究岩土边坡工程稳定性,将边坡稳定性与工程总费用和风险性评价相结合,提出了边坡最优加固理论,获得了水利部科技进步三等奖;⒉提出了大粒径碎石桩加固超软弱地基的地基处理方法,通过现场试验,获得了大粒径碎石桩的合理碎石级配、施工过程中控制参数和提出了质量验收标准,使该工法成为了一种比较完善的地基处理方法,已经在广东省获得了大面积应用;⒊进行了改良膨胀土填筑高速公路路堤的系统研究,提出了石灰改良膨胀土是不可逆过程的结论,使改良膨胀土能够大面积使用。提出了改良土的标准击实方法、改进了石灰剂量测试方法、优化了现场碾压工艺、提出了含水量快速测定方法、用现场测试结果证明了改良土是力学性质优良的路堤填筑材料;4、研制了大型应力路径控制三轴仪、大型渗透仪和粗粒土临界水力梯度测试仪、土工合成材料渗透性测试仪、三轴流变仪等试验仪器。
研究课题
参加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攻关项目,主持了20多项国家重点工程中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1 宁淮高速公路膨胀土改良的关键技术研究。本项目针对江苏省重点工程南京到淮安高速公路淮安段全线为膨胀土地基,路堤填筑材料为改良膨胀土的工程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现场和室内试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包括:
(1) 天然膨胀土和石灰改良膨胀土的微观结构
(2) 天然膨胀土和石灰改良膨胀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3) 石灰改良膨胀土的施工工艺优化和现场压实土的力学性质
(4) 石灰改良膨胀土的压实特性和石灰含量分析方法的改进
(5) 石灰改良膨胀土路堤的变形规律
(6) 不同高度路堤的变形和稳定性分析和现场观测
2 秦淮河岸坡失稳机理和稳定性分析。本项目针对近年来秦淮河岸坡出现多次失稳的问题,从环境条件(地下水、岸坡荷载、地下水污染)、地基土力学性质(土的流变、动力屈服、准静力液化)等因素分析,采用室内试验、现场模拟试验和计算的方法,探讨秦淮河岸坡失稳机理并改进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