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珍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朱珍德,男,1964年6月生,河北省盐山县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获山东科技大学矿井建设专业工学学士学位,1990年获山东科技大学矿井建设专业工学硕士学位,1997年获同济大学结构工程工学博士学位,1997年至1999年在四川大学土木、水利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90年硕士毕业以来一直从事岩石力学与工程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子课题1项、国家博士后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自然科学基金1项、河海大学科技创新基金1项、四川大学青年科技创新基金1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九五、十五”攻关课题各1项。主持和参加岩石高边坡、地下洞室群、桥梁、高速公路、高层建筑等30多项重大工程。先后发表有关科技论文77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32篇(次),专著2部。研究成果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学术兼职

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会员中国专家小组成员;

国际土力学学会会员中国专家小组成员;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空间与地下工程学会 理事;

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 理事。

研究方向

岩石细观损伤力学本构模型研究;

水岩耦合宏细观损伤破坏机理研究;

岩石非线性流变力学与工程应用;

地下空间与地下工程研究;

获奖荣誉

1、“江苏宜兴抽水蓄能电站大坝和地下洞室群关键技术研究”2005年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基于GIS的地表塌陷损害可视化评价系统及其应用” 2003年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3、“基于GIS的地表塌陷损害可视化评价系统” 2003年荣获山东省计算机应用优秀成果一等奖;

4、“组合式高效矿井水自动化净化装置及应用”2002年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5、“江苏宜兴抽水蓄能电站大坝和地下洞室群关键技术研究”2004年荣获河海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

6、“深圳市下坪固体废弃物填埋场防渗结构层及垃圾体力学性能研究”2003年荣获河海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

7、1996年荣获同济大学宝钢钢筋混凝土结构“建国”奖;

8、1995年荣获同济大学“光华”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