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桥乡
概 述华桥乡位于光泽县境西部,距县城16公里,北与江西省资溪县毗邻,鹰厦铁路和316国道贯穿全乡,交通便捷。境内有铁牛关和牛田红军行营遗址,历史名关铁牛关自古为入闽“咽喉”。2008年,全乡总面积304平方公里,辖华桥、官屯、吴屯、石壁窟、大禾山、邓家边、何舟坪、园岱、铁关、古林、牛田、增坊等13个村(场)135个自然村161个村民小组,5229户20679人
历史沿革华桥乡位于县境西部,乡治所在地华桥村,该乡境域在里都图建制时,分别属永福里十二、十三都,招德里的十四、十、二十七都,安福里的十六都;民国时期属止马区;民国二十三年(1934)10月。牛田、增坊、古林、园岱、铁关、大禾山6个地方(原十二、十三、二十七都)划归江西省资溪县管辖;民国三十七年(1948)重又划回光泽管辖,并将这6个行政村,置一新乡,称金华乡。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属止马区;1951年2月设华桥区;1958年10月,改称红旗人民公社;1959年4月改为华桥人民公社;1961年称工委;1963年撤销工委,恢复区的建制;1964年,撤区改为公社;1968年文革时,成立华桥人民公社革委会;1972年2月划出砂坪、大羊坪归崇仁公社革委会管辖,从此确定境域。1980年12月撤销人民公社革委会,改称公社管委会;1984年9月,重新恢复华桥历史地名。
气候与物产华桥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良好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地条件,适合各类农作物的生长与畜牧业的发展。境内林木资源、水利资源丰富,有林地面积1.8万公顷,耕地面积2214公顷,较大的溪流有5条,已建成水库6座、水电站9座,总装机7110千瓦。矿产资源有瓷土、矿泉水、花岗岩,其中G3587“铁关红”花岗岩石在闽北享有盛名。
经济状况华桥乡立足地理与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已形成木竹、三矿为主的资源加工业,以肉鸡为主的养殖业,以优质稻、烤烟、食用菌、蔬菜、瓜、果、药材为主的种植业,以木制品、竹笋系列产品为主的农产品加工等四大支柱产业。利用日趋优化的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近年新引进了投资6000万元的鑫桥木业、投资1000万元的皇宇竹业。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2007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0628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880万元,农业总产值8748万元,财政收入546.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63.4元。2003-2006年连续四年获得县级乡镇创业竞赛前三名,2007年度获县招商引资竞赛三等奖,2008年被南平市委、市政府授予抗御雨雪灾害集体二等功和县委、县政府授予的抗冰救灾先进单位称号。
2008年华桥乡开辟农民持久增收之路的“送劳务出去,请老板进来”经营理念。不仅促进了农民收入大幅增加,还促进了农民思想观念、经营理念的更新。据统计,华桥乡外出务工人数达4212人,去年全乡外出务工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