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桥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黄桥镇

1、江西吉安市吉水县黄桥镇1、位置面积: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西部,东南与金滩镇相连,西南与吉安县长塘镇交界,西与尚贤乡接壤,北与枫江镇毗邻。

2、建设沿革:2002年元月8日前为黄桥乡,2002年元月8日由原西沙乡和黄桥乡合并为黄桥镇。

3、行政区划:2002年元月8日黄桥镇由原来的西沙乡(8个行政村)和原黄桥乡(15个行政村)合并为23个行政村。2003年9月撤并行政村后,黄桥镇由23个行政村减为20个行政村。

4、人口民族:全镇共 23478 人,均为汉族。

5、自然条件: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丘陵地区,耕地面积 33600亩,山地面积100260亩,森林覆盖率51.6%.境内蕴藏白泥、泥炭、石灰石、瓷土、煤等矿产资源,白泥储量32.6万吨。

6、物产:黄桥镇森林资源丰富。主要森林树种为马尾松、湿地松、樟树、枫树、橡树等。林产品有松脂、樟脑、橡子、黄枝子、金银花等。农作物以水稻为主,是吉水县的稻谷主产区之一。其它农产品主要有生猪、鸡、鸭、鹅、辣椒、茄子、萝卜、胡萝卜、大蒜、香葱等;水产品主要有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及鲫鱼、鲶鱼、黄鳝、泥鳅、草虾等。

7、人文景观:湴塘村是杨万里的故乡,杨万里墓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境内大桥村有毛泽东同志1930年农村调查旧址。

8、发展前景:随着赣粤高速公路、吉水赣江大桥和朱阜公路的相继贯通,黄桥镇的区位优势日渐显现。为策应“做大吉安市、崛起银三角”发展战略,镇党委政府已决定将圩镇迁至赣粤高速公路连接线与朱阜公路交汇处的黄桥自然村旁,按照“银三角”发展纲要,新圩镇正处在“银三角”城市群1小时交通圈的重要位置。为抢抓机遇,黄桥镇党委政府将以便利的交通为基础,以新圩镇为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扎实有效地抓好各项社会事业,在全面建设小康黄桥进程中迈出坚实的步伐。

2、安徽省颍上县黄桥镇黄桥镇位于颍城北偏东10公里处,东与谢桥镇相连,南与夏桥镇毗邻,西靠颍河,北接古城乡。黄桥镇是1992年撤区并乡后新建镇,面积80平方公里,耕地57660亩,下辖32个村民委员会,293个村民组,190个自然庄,14740户。58660人。其中小集、两岗为回民村,共有回民256户983人。小集回民小学位于颍江路东侧小集村路段。黄桥建镇以来,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2003年全镇拥有中学2所,教职工57人,在校学生2160人,小学21所,教职工253人,在校学生648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教育普及率99%,成人脱盲率99%。同时注意发展文化事业,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逐步繁荣文化市场,全镇有卫生院一所,医疗设备齐全,村村建有卫生室,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

3、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黄桥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在这块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光荣革革传统的土地上,曾经哺育过中国现代地质学之父丁文江、喜剧大师、著名社会活动家丁西林、著名化学家、中科院院士王德宝等著名贤达。 自北宋神宋元丰年间建镇以来,黄桥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全镇共辖23个行政村、9个居民居委会,总人口9.7万人,占地72平方公里。黄桥镇地处长江北岸的苏中平原,依傍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位于泰兴、如皋、海安、姜堰、靖江县(市)中心,是苏中苏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集镇。全镇辖区面积72.4平方千米,耕地总面积35.6平方千米,下辖23个村委会,9个居委会。总人口95038人,在总人口中,男47720人,女47321人,非农人口46046人,外来暂住人口4万人。

农业农业经济稳步增长。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提升。全镇年销售50万元以上的农副产品产销组织已达22家,其中7家被列入全市重点龙头企业,年内,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69亿元,实现利润3200万元,出口创汇1800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9.2%、18.97%、17.12%。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企业——生猪经纪协会年加工产值达3.8亿元。开发实施200万元以上的农业项目8个,农业利用“三资”5659万元。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整理疏浚中沟10.4千米,新增大型农机具23台套,改建泵站5座。全镇新栽意杨18.6万株,绿化合格村增至17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936元,比上年净增815元,增长159%。

工业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全部工业实现现价产值28.5亿元,销售收入25.5亿元,利税2.2亿元,利润78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8.6%、28.79%、33.1%、51.25%。新增列统企业6家,完成技改投入3.45亿元。园区建设积极策应市委、市政府“一区四园”发展战略,深入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开发实施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9个,总投资2.38亿元,其中竣工项目3个,在建项目6个。融资投入700多万元,完成园区首期2.3平方千米“七通一平”基础配套工程,进园企业达19家。

建筑业建筑疏浚业逐步壮大。全年实现施工生产总值1.6亿元。

第三产业商贸流通业发展迅速。新增个体工商户420户,规模商场5家,三产从业人员达9156人。

农村建设创新农村组织制度,开展合作试点工作,培植胜利村青枝8组社区股份合作社,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家。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8%以上,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4个,改造农厕623座,新建垃圾箱85只,沼气池250多只。村级体育健身工程推进顺利,全镇所有村居都建有体育健身场地,落实了体育器材。

城市建设坚持规划为龙头,不断完善区域规划和详细规划,分别编制《社会主义新农村整治规划》、《黄桥工业园区详细规划》。同时,委托泰兴规划院编制相关住宅组团小区规划。重点工程全面推进。全年成功共推出11宗土地进入市场上市交易。积极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启动十桥南路五处商住楼、三柳小区、黄中分校宿舍区、胜利小区、敬老院的建设,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黄桥中学教学楼、黄桥小学扩建工程均已有序推进,银杏小区已建设到位。年内,全镇开工建设面积达51500平方米,城镇建设总投入3.4亿元。

社会事业科教文卫等事业全面进步。年内,全镇教育布局进一步调整,投入400万元新组建南街小学和南街幼儿园,镇区分黄河南北义务教育施教服务得到平衡。全镇高中、初中、小学创新投入机制,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新办的社区教育中心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并被评为示范性单位,高中、初中升学率在泰州市名列前茅。劳动保障所被省评定为优质服务窗口单位。积极开展计生工作,并荣获泰州市“示范乡镇”称号。群众体育运动得到加强,科技文化事业取得新进步。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法律法规教育,通过在全镇深入开展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文明单位、十星级文明户等创建评选活动,全镇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向新的高度。深入持久地开展“五五”普法活动,积极推进平安乡镇建设,实现大调解、大防控机制,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和扰乱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司法等工作进入全市先进行列。恢复黄桥消防支队,有效加强地方消防安全。镇纺织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得到省、市总工会的肯定,并在黄桥召开“成果展示会”。人武工作受到省军区表彰,民政工作扎实有力,连续多年被泰州市委、泰州军分区评为“双拥模范镇”。

黄桥镇

旅游业新四军纪念馆、明清古建筑群、何氏宗祠、中将府、拥有在苏北与狼山齐名的千年古刹福慧寺、抗金名将牛皋藏兵洞及洗马池等名胜古迹每年吸引外地来黄观光人数超 10万人。2004年9月份,黄桥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中国·黄桥烧饼节”暨“全国农民歌手电视大奖赛颁奖晚会”。

荣誉近年来,黄桥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镇”、“全国创建文明小城镇示范点”、“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文明乡镇”、“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江苏省牛仔布名镇”。2005年9月入选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单。

在刚刚跨入二十一世纪之际,勤劳勇敢、豁达、睿智的黄桥人民正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建设着一个繁荣、富裕、文明、向上的新黄桥,正以全新的观点、开放的姿态接受世界、拥抱世界。

4、湖南洞口县黄桥镇黄桥镇位于洞口县东南部,东北与隆回接壤,东南与武冈马坪毗邻,西南与高沙相连,西北与石江交界,距县城37公里,境内双龙洞,金田等,观音阁,西崖洞远近闻名。

全镇共辖马元、清风、石动、龙家、枞山、晒龙、石湾、高塘、清和、求山、金鸡、寨下、石井、正山、复兴、高头、九峰、永发、宋家、车塘、庙塘、梅塘、龙头、莲荷、金田、潮水、雷庭、大铺、尧王、三角、排上、柏树、桃花、石市、邻江、乔江、炭山、龙塘、双竹、丰产、安乐、明丰、朱桥、东林、阴山、排头、石背、姚背、东边、农业、麻冲、车轮、白云、湖田、光源、廖家56个村,2个居委会,754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32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61173亩,山林面积51170亩,水域面积12946亩,总人口85048人,其中农业人口78961人;小型水库24座,山塘186口。

黄桥是个典型的农业大镇,境内山清水秀,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上瑞高速穿境而过,常年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适合发展农牧生产,主要农副产品有油菜、小麦、玉米、大豆。其它经济作物如柰李、蜜思李、脆蜜桃、金桃梨、无核椪柑等都有一定规模。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