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门之变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禁门之变

亦称“蛤御门之变”、“元治甲子之变”。发生于1864年[元治元年(甲子)]。在此前一年文久3年8月18日政变中丧失京都地盘的长州藩,为恢复势力,曾要求洗雪藩主父子的冤罪和赦免七名尊攘派公卿,但未获准。翌年6月发生池田屋事件,长州藩士被杀。于是,向京都进军的气势骤然兴起,福原越后、国司信浓、益田右卫门介等三名家老终于率兵进京。

1864年8月19日,长州藩获知“池田屋事件”]后,全藩非常愤怒,於是由长州藩的尊攘志士率领藩兵前往京都夺回天皇与京都,日本尊王攘夷派志士久坂玄瑞等率长州藩兵入京都,一八六四年八月长州军到达京都后,立刻与幕府联军(幕府军,萨摩藩军,会津藩军等)展开激战,长州军的大炮还对著皇宫猛轰,最后长州军由於寡不敌众而惨败,大部份志士都在这场战争中战死或切腹自杀.因为双方在皇宫九个禁门之一的蛤御门附近的战斗最激烈,所以称为“禁门之变” 。

而后久坂玄瑞等战败自杀。8月24日,幕府策动天皇下诏,发动第一次征讨长州藩的战争。英、美、法、荷四国联合舰队也于9月5日再次进攻下关,长州藩在内外夹攻下失败,对幕府屈服。这成为幕府第一次征伐长州的导火线。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