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我过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原文】晋①中行文子②出亡③,过于县邑④。从者⑤曰:“此啬夫⑥,公之故人,公奚⑦不休舍⑧且⑨待后车?”文子曰:“吾尝⑩好音①①,此人遗①②我鸣琴①③;吾好佩①④,此人遗我玉环;是振①⑤我过①⑥者也。以求容于我者,吾恐其以我求容①⑦于人也。”乃去之①⑧。果收①⑨文子后车二乘②而献之其君矣。(出自《韩非子说林下》)

【翻译】晋国六卿之一的中行文子(荀寅)逃亡到外面时,经过县邑,他的随从问道:“这里的乡官,是您过去的朋友,为什么不在这里休息,暂且等候后面的车子呢?”文子说:“我曾经喜爱音乐,这个人就赠给我鸣琴;我喜爱配饰,这个人就赠给我玉环。其实这样做只是想助长我的过错。从前他刻意来迎合我,我现在正怕他以我取悦于别人呢!”于是,文子离开了那里。这个人知道中行文子一行路过后,果然截下文子落后的二辆马车,献给了他的国君。

这个故事说明那些为达到某种目的,拿着礼物来结交你的人,是讨好你,甚至是拉你下水;一但你失去了原有的地位·权势,他说不定还会拿你当礼物去讨好别人。对于这样的人要有个清醒的认识,从一开始就拒绝他的讨好

注释:

①晋:春秋时晋国②中行文子:晋国大臣,即荀寅。中行,复姓:文字,谥号③出亡:逃亡在外面 ④县邑:县城⑤从者:随从的人⑥啬夫:本指农夫,后用作小官名⑦奚:为什么⑧休舍:休息住下 ⑨且:连词,又,也⑩尝:曾经①①好音:爱好音乐 ①②遗:赠送 ①③鸣琴:使物体发声称鸣 ①④好佩:爱好配饰①⑤振:振起,举起,这里是助长的意思①⑥过:过失,过错①⑦求容:求得容身。此指求取(别人)喜欢①⑧乃去之:于是离开了县城。去,离开①⑨收:拘捕②0二乘(Sheng):两辆车。乘,车辆

【作者简介】

韩非子(约前280-前233),战国晚期韩国(今河南省新郑,属郑州 ;郑韩古国在今天的河南新郑)人,汉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世称“韩非子”。韩非原为韩国贵族,与李斯同师苟卿。韩非口吃,但他善于写作,且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术思想,同时又吸取了他以前的法家学说,比较各国变法得失,提出“以法为主”,法、术、势结合的理论,集法家思想大成。韩非多次上书韩王变法图强,不见用,乃发愤著书立说,以求闻达。秦王政慕其名,遗书韩王强邀其出使秦国。韩非的思想被秦始皇所重用。他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韩非在秦遭李斯、姚贾诬害,死狱中。今存《韩非子》五十五篇。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