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克敏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蒲克敏(1903~1939)字志政,亦作子政。陕西蒲城人。1915年至1919年在本县高

等小学读书,毕业后升入三原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23年在三原县与亢维恪(心栽)、

王之鼎(王云)等组织青年共进社。1925年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奉派赴沪

向中共中央送文件,被留在上海大学学习,转为中共党员。曾在上海大学组织陕西同

乡会,“五卅”运动中与吉国桢、邹均等创办《新群》半月刊,揭露、声讨帝国主义

残杀中国人民的罪行。

1926年春被派往北平,“三一八”惨案后回陕,在三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任教。

同年秋到渭南固市渭阳中学担任教员和教导主任,同时任中共固市特支干事、书记等

职。 1927年7月,中共陕西省委成立,任省委委员、五一县委书记。同年秋,中共陕

西省委派蒲组建中共蒲城县委,在环境艰难的条件下发展了党组织。

1927年12月调任中共西安市委书记兼管宣传。 翌年6月任中共陕西省委常委、主

管宣传工作。 1929年2月,陕西省委遭国民党军警破坏,蒲与李子洲等被捕。1930年

11月,杨虎城率部回陕主政,经各方友人努力,蒲等被营救出狱。

1931年4月, 在杨虎城的资助下,蒲与原政庭等入英国伦敦大学经济学院学习,

加入英共,任中国语言组书记。在英学习期间成立反帝大同盟中国支会,并在伦敦工

人区从事工人运动,主持旅英华工出版的《中国工人》周刊,还积极参加了当地群众

援华反日示威、集会活动。1932年12月由英共资助赴苏联、南斯拉夫等国参观学习,

后经波兰、 德国、瑞士、意大利,于1933年5月回国,任西安绥靖公署少校秘书兼政

治教官,曾为杨虎城讲学。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前,以参议名义代表杨虎城去联络宋

哲元、韩复榘、阎锡山等实力派人物,说服他们支持反蒋抗日。

七七卢沟桥事变时,蒲在北平治病。日本占领平津后他辗转回到陕西,任《西北

文化日报》战地记者。次年冬赴晋南第二战区民族革命大学任政治教官,主讲政治学

及哲学。他讲课深入浅出,语言流畅生动,颇受学员欢迎。

1939年10月8日, 蒲奉命赴宜川秋林。10月11日在返回途中,突遇日机空袭,不

幸牺牲。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