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县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基本概况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位于南岭山脉西南麓,广东省西北部。北接湖南省江华县,西连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县,南交怀集县,东邻连南瑶族自治县。总面积1264平方千米。总人口11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吉田镇,邮编:513200。代码:441825。区号:0763。拼音:Lianshan Zhuangzu Yaozu Zizhixian。

行政区划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辖7个镇(吉田、太保、福堂、永和、禾洞、上帅、小三江)。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辖5个镇、7个乡:吉田镇、小三江镇、永和镇、福堂镇、太保镇,上帅乡、永丰乡、加田乡、上草乡、大富乡、禾洞乡、三水乡。(其它:大旭林场、禾洞林场、连山林场(省属))

2000年,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辖12个镇。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99070人,其中:永和镇 12379人、大富镇 4573人、上草镇 4691人、三水镇 2881人、吉田镇 22827人、太保镇 11444人、禾洞镇 6749人、永丰镇 6340人、福堂镇 9573人、小三江镇 7748人、加田镇 6310人、上帅镇3555人。

2002年,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辖12个镇(吉田 太保 福堂 永和 禾洞 加田 永丰 上帅 三水 上草 大富 小三江),72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

2004年,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由12个镇撤并为7个镇。

截至2005年12月31日,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辖7个镇(吉田、太保、福堂、永和、禾洞、上帅、小三江)。

历史沿革连山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500年历史。古为禹贡荆州之城,自南朝梁武帝天监五年(506年)置广德县,隋开皇十年(590年)改称广泽县,仁寿元年(601年)因避太子杨广之讳改称连山县,唐天宝元年(742年)改为连山郡。绍兴十八年(1148年)改称程山县,元初复称连山县,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为连山绥瑶直隶厅,民国元年(1912年)复连山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3年为粤北行署连南瑶族自治区,1954年设置粤北行署连山县,1958年为连阳各族自治县,1960年为连州各族自治县,1961年又设置连山县。

1962年9月26日正式成立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现隶属清远市,县人民政府驻吉田镇。全县人口约11万,其中壮族占总人口的43%、瑶族占6%

名优特产1. 连山沙田柚,连山与广西相连,所产沙田柚果大、仁小、多汁、爽口、有蜜味,荣获全国沙田柚比赛金杯奖,是天然水果罐头,送礼佳品。

2. 连山梅洞肉姜,产于连山永丰镇,其个大肉厚,色泽金黄,种植面积较大,产销两旺,前广东省省长朱森林欣然题词“生姜之乡”,更使连山肉姜名声大振。

3. 连山太保白果,产于连山太保镇,已有数百年的种植历史,仅百年以上树龄的就有30多棵,其中连塘村的一棵“千年银杏王”要3人才能合抱。白果温肺益气,定喘咳、治尿频、止白浊。

4. 连山瑶家黑米,产于三水镇瑶山,由瑶民刀耕火种而成纯天然低产稻米,称为“十一月米”的黑米,最宜熬粥,长期食用,可养颜进补。

5. 连山百花冬蜜,产于壮乡瑶寨,山民靠蜜蜂在漫山遍野的百花园中酿造,用传统方法制作而成。

6.连山笋干,本品盛产于粤北边陲的连山壮乡瑶寨,自古以来,为壮乡瑶寨的传统佳肴,它摘取百里山川,用传统方法制作,笋肉脆爽,伴与多种肉类煮炖或炒制,味道飘香,是宾馆、酒家和家庭食用之佳品。

民族风情在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里都举行 “装古事”、“歌堂夜”、“舞火龙”、“舞木猫”、“物寿星公与龟鹿鹤”、“舞春牛”、“闹年锣与赛铜锣”、 “舞龙灯”、“小长鼓舞”、“坐歌堂”等极具本地民族特色的传统文艺活动。春节是一年最隆重的节日,正月初一至十五期间,壮族白天走亲访友,夜晚举办文娱活动,有“歌堂夜”,男女各为一方,围着火堆对歌鼓,走村过寨游演。

元宵节 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各乡镇有“舞火狮”活动,在振天的鞭炮声中,舞狮人轮番上阵,场面蔚为壮观。

二月二 为壮族的开耕节,家家户户做汤糍过节,预兆开耕顺利,来年丰收。壮族的家长身披蓑衣,头戴笠帽,卷上裤腿,光着脚板,捧一碗汤糍,向田野祝愿“开耕顺利,全年丰收”,在此节日,并有来客吃饭不留宿的习俗。意为留客住宿,山地作物会遭受禽兽糟蹋。瑶族则把糍粑拿到地里粘在竹竿上给鸟吃,意愿鸟儿在春播时不要再吃地里的种子。

四月八 古称“龙华会”,俗称牛王诞,是壮族大节,这天,壮家门边、牛栏都插上带叶枫枝,耕牛免役,宴亲会友,甚为热闹。并炊黄、黑二色糯米饭分喂黄、水牛,人也抓吃。若家中有小孩体弱多病,就抱他进牛栏里抓着吃,以示让小孩能像牛一样粗食、快长和健壮。而瑶族喂牛则做糍粑及甜酒吃,不请客。

五月初五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连山的过山瑶则不叫端午节,他们叫它瑶节。在这一天,瑶胞除杀鸡杀鸭、吃米粽外,还在各家门口挂葛麻藤,以辟邪。

七月初七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连山壮族传统节日“七月香”,此节日壮家人概不请客加菜,而是要下河戏水、沐浴。传说此日天上银河水与人间溪河水汇流,河里流的都是圣水,对人类十分有益,人们沐浴后可消炎、除毒、驱邪、润皮肤、靓丽、不生热痱、少生病、益寿延年。这一天壮家的姑娘、少妇都习惯在午时前后跳进河里用圣水洗头、洗澡、用手搧水耍玩嬉闹。据说此日取水制醋,醋香耐放,经久不坏,故称“七月香”(又称“长久节”)。2006年9月23日成功举办了广东(连山)首届壮家“七月香”戏水节。

九月九 壮族称禁火节,搞“送火神”活动,农户在这天在旷野用稻草或茅草扎成草屋,到晚上每家一人各持火把同去烧屋,然后“吆喝”一声摸黑回家,意为送火神上天,避免火灾。

除了上述大型的节日活动外,六月六的尝新节,壮族包二、三市斤重的艾青棕,到田头祭神,壮语叫“拜久那”,祈求田头神庇五谷丰登。七月十四的壮族探亲节,八月十五中秋节,十月十六瑶族耍歌堂节等等。[1]

风景旅游1.连山南粤小华山旅游区

2.连山奇石街

连山县
连山南粤小华山旅游区

3.连山福林苑旅游区

4.连山大旭山瀑布群旅游区

5.连山鹰扬关旅游区

6.连山小三江马头山

7.大雾山是连山县的最高峰(广东第二峰),海拔1659.3米,主峰叫“三将军”。奇峰异岭蜿蜒起伏,横贯保安、星子、麻布、瑶安等地。

以下景区正在招商引资中,有兴趣的商家可以来看看:

1.连山壮、瑶民俗大观园项目

2.连山马头山旅游项目

3.连山小三江田心温泉旅游项目

4.连山金鸡山旅游项目

5.连山南粤小华山旅游风景区项目

6.连山县四星级旅游饭店

7.连山县茅田山庄旅游项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