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铜甗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三联铜甗

三联铜甗

殷代著名青铜器。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通高68厘米、长103.7厘米、宽27厘米,重138.2公斤。为一套殷代巨型炊蒸器。

甗是中国古代蒸食物的一种炊具,一般是由两部分组成,上部是蒸食物的甑,下部是煮水的鬲,中间以箅相隔可通气。铜甗是由新石器时代的陶甗演变而来。

这件铜甗是由长方案形一鬲和三件甑组成,三甗联为一体,故称其为“三联铜甗”,可同时蒸煮三种食物。

三联铜甗下部为一长方形禁状六足鬲,并列有三个侈领圈口,以备置甑,口周饰三角纹和钩连雷纹。绕圈口各有蟠龙纹一条,中间圈口的内壁有“妇好”两字铭文。上置三甑,敞口收腹,底微内凹,有三扇面孔,兽首环耳,口下饰夔纹两组。三甑内壁和两耳际外壁,均有“妇好”两字铭文。妇好是商王武丁的配偶。形这件三联铜甗制新颖,前所未见,是罕见的一件商代重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