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景芳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金景芳

金景芳

著名历史学家、文献学家、国学大师、吉林大学教授。一九0二年六月三日出生于辽宁省义县,一九二三年毕业于辽宁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40年考入乐山复性书院,师从马一浮、谢无量等先生从事儒学研究。

新中国成立前曾任通辽县教育局长、东北大学教授等职。解放初任东北文物管理处研究员、东北图书馆研究员兼研究组组长。一九五四年调入东北人民大学(后更名为吉林大学)任历史系教授、主任,校图书馆馆长,古籍研究所教授,首批部评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工作领导小组顾问、中国孔子基金会顾问、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东方易学研究院顾问、中国先秦史学会顾问、吉林省史学会顾问、吉林省周易学会顾问。

金景芳先生一生教书育人,潜心学问,学开一派,寿登百祀,出版《易通》、《周易全解》、《中国奴隶社会的几个问题》、《论井田制度》、《中国奴隶社会史》、《孔子新传》、《〈尚书·虞夏书〉新解》等学术著作16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在中国古史分期、《周易》研究、孔子研究、井田制度、宗法制度、中国古代典章制度研究、中国古代文献研究、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研究等学术领域均有精深造诣,并卓有创见,自成特色,学开一派;先生执教八十余年,桃李满天下,弟子遍寰中,形成了史学界气度不凡的“金氏学派”。活跃于学术界的金门弟子及其丰硕成果,集中展现了金氏学派的学术实力和学术成就。

金景芳走上学术研究的道路主要是靠自学。他早年担任中小学教员的时候,在工作之馀自学不辍,系统地研究了大量的先秦古文献和当时一些著名学者的学术著作。他早年的成名著作《易通》即是在流亡关内,任教于东北中学时撰成。虽然没有师承,但他治学却常能於时贤之外而有独立见解。他曾经对学生说,治学贵在不断创新,要敢于向权威挑战。三十年代末,他撰写《易通》,在序言中就为自己定下了治学的八个戒条,即:不自欺欺人,不枉己徇人,不立异,不炫博,贵创,贵精,贵平实,贵客观。这“四不”与“四贵”,始终贯穿在他几十年学术追求的生涯之中。

他早年撰写的《春秋释要》、《易通》以及解放後撰写的论文如《论宗法制度》、《中国奴隶社会的阶级结构》、《也谈关於老子哲学的两个问题》、《释“二南”、“初吉”、“三洽”、“麟止” ——读书札记》、《中国古代史分期商榷》、《商文化起源於我国北方说》、《孔子的思想有两个核心》以及著作《中国奴隶社会的几个问题》、《论井田制度》、《中国奴隶社会史》、《周易讲座》、《孔子新传》、《〈尚书‧虞夏书〉新解》等等,皆能对先秦史研究领域的一些重大的基本问题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

他在晚年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思想史的研究,除撰写了大量论著外,还积极致力於将这一研究与古代文献学研究、经学研究和古代社会史研究融为一体,从而为中国思想史研究的方法论建设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金景芳是国内较早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方法从事《周易》研究的学者之一。他自小爱好《周易》,然而遍读前人各家著述,对於这部典籍的一些基本问题总是不能完全理解。三十年代末,他随东北中学流亡於湖南与四川之间,偶得傅子东所译列宁著《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书的附录中有《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他读後,立觉前此读《周易》所遇到的一些难题涣然冰释,於是废寝忘食,仅月馀便写就《易通》一书,用辩证法的观点对《周易》一书的基本思想进行了阐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後,随著思想解放的深入,金景芳迎来了自己从事学术研究的又一个春天。虽然他已进入耄耋之年,但仍昕夕握管,笔耕不辍,勤奋甚至有过於少年。他的大多数论著就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虽然接近百岁,但仍担任著中国先秦史学会顾问、吉林省史学会顾问、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顾问等社会职务。尽管赢得了这麼多的荣誉,但他却总是谦虚地说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地道的教书匠。确实,他过去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教书育人中度过的。他在自己九十五岁华诞的庆典上曾经风趣地对来宾和他的学生说:“除了幼儿园外,所有各级学校的学生,我都教过。”经历了近八十年教坛的风风雨雨,他的学生可谓桃李满天下。仅他所指导的先秦史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即有23名之多,其中,不少已成为国内学术界的知名学者,正在各自的教学与科研岗位上为祖国的学术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大凡读过金老著作的人都能体会到金老的学术贡献,各位先生更能如数家珍地道出,在此,仅简单归纳成三个方面:

第一, 对先秦史和先秦文献研究方面的贡献。先生构建了自己的上古史体系,对古史分期、古代制度、古代社会结构、思想文化等方面都有许多独到见解。对诗、书、三礼、春秋三传等都有超过前人的精辟研究。

第二, 对孔子思想和先秦儒家思想的研究贡献。先生这方面的成就更是硕果累累,尤其是对孔子思想体系、孔学的现代价值以及孔子和六经关系等研究更是独树一帜,为世人所瞩目。

第三, 对易学的研究贡献。先生能从易学源流、易经的深邃内涵,特别对孔子与《易经》关系等研究更是探幽阐微,尤多创获。

金老的学问是博大精深的,金老的人格更是令人敬重的。

金门弟子在继承师道、辛勤耕耘学术、弘扬金老学问方面成绩卓著。我们知道金老任教数十年,培养数十位博士生、硕士生,当年栽下的幼苗,今天已长成乔木,在国内先秦史学界形成了学派,号称“金门学派”。将这一壮观景象,告慰先生,若先生在九泉之下有知,定会非常满意。当然先生也会希望学生能超越自己,使自己开辟的学派能不断创新,让他的这份学问不致于寥若晨星,而使它们繁花似锦。

金景芳先生(1902—2001)是当代著名古史研究专家、《周易》学家、思想史家,中国孔子基金会顾问、先秦史学会顾问、吉林大学古籍所教授、首批部评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生导师。金先生学开一派,寿登百祀,平生出版专著14部,发表论文100馀篇,在中国古史分期、《周易》研究、孔子研究、井田制度、宗法制度以及上古社会其他文化研究领域,都卓有创见,自成特色。先生执教八十馀年,桃李满天下,****遍寰中,形成了史学界气度不凡的“金氏学派”。值金先生逝世两周年之际,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共同发起编纂出版足以反映其生平学术以及金门****事业成就的《金景芳学案》,以为纪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