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饭店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和平饭店

【著名饭店】

基本介绍上海南京东路口的两幢大楼均称为和平饭店。南楼建于1906年,当时称汇中饭店,是上海现存最早的一个饭店。是仿文艺复兴时期的均衡式公寓建筑,外表对称庄重;该楼的最大特点是立面彩红砖做腰线,白墙砖做贴面,远远望去既庄重典雅,又别具风格,实属一座难得的佳作。北楼建于1929年,原名华懋饭店,属芝加哥学派哥特式建筑,楼高77米,共十二层。华懋饭店是由当时富甲一方的英籍犹太人爱利斯.维克多.沙逊建造的,故又被称为“沙逊大厦”。外墙采用花岗岩石块砌成,由旋转厅门而入,大堂地面用乳白色意大利大理石铺成,顶端古铜镂花吊灯,豪华典雅,有“远东第一楼”的美誉。

2006年3月8日,上海外滩20号的和平饭店迎来100庆典。和平饭店是上海近代建筑史上第一幢现代派建筑,饭店拥有最具特色的九国式特色套房及众多别具特色的餐厅、宴会厅、多功能厅和酒吧、屋顶观光花园等。和平饭店是中国首家被评为世界著名饭店,2005年的营业额达到1.88亿元,创利6668万元,接待宾客101468人次。

2007年4月1日 起和平饭店将全面暂停客房预订业务,为上半年即将开始的全面停业改造做准备。作为外滩万国建筑群及上海历史文化遗产的一张重要名片,一时间,这座百年饭店成了众所瞩目的焦点,并且掀起了一阵前所未有的酒店文化怀旧热。大规模改造之后饭店的外立面、大理石地面、雕花屋顶、大厅中的古铜镂花吊灯等有“和平文化”的经典元素都会悉数保留,而服务质量则会进一步升级,和平饭店的目标是要打造成像美国华尔道夫那样的“世界经典酒店”。

大事记载饭店落成以后,名噪上海,以豪华著称,主要接待金融界,商贸界和各国社会名流。如美国的马歇尔将军、司徒雷登校长,剧作家Noel Coward的名著《私人生活》就是在和平饭店写成的。三、四十年代,鲁迅、宋庆龄曾来饭店会见外国友人卓别林、萧伯纳等。

解放后,饭店于1956年重新开业,起名和平饭店。近年来,和平饭店对客房、餐厅等进行了更新改造,焕然一新,而建筑风格仍保持了当年的面貌,使下榻于此的宾客仿佛置身于时间隧道,在现代与传统、新潮与复古的融合、交错中浮想万千。

1854年(清咸丰四年),和平饭店南楼的创办,名为“中央饭店”,是西侨在上海建造的第一家带餐饮业的旅社。

1906年3月8日,和平饭店南楼汇中饭店重建,有上海最早的卫生设备和最早的两部电梯,还有上海最早的屋顶花园。

1909年,中英美法等国在汇中厅召开了万国禁烟大会。

1911年,孙中山赴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途经上海出席全市各界在汇中厅举行的欢迎大会,提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著名口号。

1926年,和平饭店北楼开始建设。

1927年,蒋介石、宋美龄在汇中厅举行订婚典礼。

1929年9月5日,和平饭店北楼建成开业,造价超过白银248万两,有“远东第一楼”的美誉。

◆ 1936 年 3 月,美国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偕《摩登时代》女主角宝莲·高黛入住 51 房间 ( 现为 568 房间 ) 。

◆ 英国剧作家卡活尔爵士 (Noel Coward) 最有名的一部戏剧《私人生活》 (<>) 在 314 房间写成。

◆ 九霄厅,饭店高级宴会厅,门饰为顶级拉利克艺术玻璃,餐厅内的外眺阳台是观赏外滩、黄浦江及浦东的最佳位置,曾多次接待国内外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1964 年 1 月周恩来总理在九霄厅会见法国总理埃德加·富尔,几天以后中法宣布建立外交关系。

1998 年 6 月 30 日 上海市市长徐匡迪夫妇在九霄厅宴请美国总统克林顿及其夫人希拉里。

◆ 1965 年 1 月周恩来总理曾在 742 房间工作

◆ 日本前首相石桥湛三 1963 年 10 月曾入住 62 房间 ( 现为 678 房间 )

◆ 本楼 600--606 房间曾作为日本国驻上海总领事馆馆址

◆ 中国科学家华罗庚,曾入住 4403 房间。

中国科学家华罗庚,曾入住 703 房间。

◆ 美国记者、《西行漫记》作者爱德加·斯诺 1960 年途经上海时入住 73 房间 ( 现为 788 房间 ) ,而后去北京,毛泽东主席会见了他。

◆ 1960 年,英国伯纳特·蒙哥马利元帅来华访问,途经上海时入住 72 房间 ( 现为 778 房间 ) ,其在华期间毛泽东主席会见了他。

◆ 1987 年 10 月江泽民在 778 房间接受美国女记者采访。

◆ 美国世界拳王穆罕默德·阿里 1994 年 5 月携夫人来沪旅行,曾住 643 房间。

◆ 1956 年,苏联海军舰队访华,从东大门进入和平饭店。

◆1957 年印度海军舰队和 1998 年美国总统克林顿也从东大门进入。

◆1933 年 8 月中国作家鲁迅先生从这里步行上楼,会见英国马兰爵士。

◆ 和平厅,典型的巴洛克式宫廷建筑风格。

1971 年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应邀访问中国,在上海期间入住和平饭店,并在和平厅举行了盛大欢迎宴会。

1988 年江泽民在和平厅举行盛宴,欢迎墨西哥总统路易斯·埃切维利亚。

1998 年 10 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在和平厅举行“汪辜会谈”。

◆ 爵士吧,典型的英国乡村式酒吧,以老年爵士乐队的演出而闻名。澳大利亚、荷兰、葡萄牙、意大利、法国、希腊、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芬兰、西班牙等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等中外来宾都曾莅临。

◆ 沙逊阁,系饭店建造者英籍犹太人爱丽斯·维克多·沙逊先生的私人套房,现为饭店高级宴会厅。

◆ 龙风厅电话亭,此处建筑为圆穹顶,采用了中国古建筑中的声波回音原理。

【经典电影】

基本信息电影片名

和平饭店

和平饭店

别名

老板的故事

英文片名

The Peace Hotel

影片类型

动作 / 西部

片长

89 min

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对白语言

粤语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遮幅宽银幕系统

混音

单声道

级别

Australia:M UK:15 Germany:18

摄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制作公司

金公主电影制作有限公司 Golden Princess Film Production Limited [香港]

上映日期

中国香港

Hong Kong

1995年4月12日

演职员表

和平饭店

导演 Director

韦家辉Ka-Fai Wai

编剧 Writer

周润发Yun-Fat Chow .....story

韦家辉 Ka-Fai Wai

演员 Actor

周润发 Yun-Fat Chow .....The Killer (as Chow Yun Fat)

叶童Cecilia Yip .....Shau Siu Man/Lam Ling

刘晓彤 Annabelle Lau .....Skinny

刘洵Shun Lau .....Blindman

和平饭店

吴启华Lawrence Ng

吴倩莲Chien-lien Wu .....Cameo appearance

秦豪 Ho Chin .....Ting Moon

麦咏麟 Wing-Lun Mak

韩俊 Patrick Hon Jun

郑祖 Joe Cheng

霍瑞华 Sui Wah Fok

韩坤 Victor Hon

米奇 Kei Mai

鲁芬 Fen Lu

制作人 Produced by

吴宇森John Woo .....producer

摄影 Cinematography

黄永恒 Wing-Hung Wong

剧情介绍1921年上海,传说杀人王阿平一口气杀了两百多个黑帮人马,然后画地为界,插刀石上,开了一间“和平饭店”。自此江湖有规矩:不论任何人,闯了任何祸,只要跑得到和平饭店内,任何帮会不得到此寻仇杀人!

和平饭店亦谨守“只扮演旅馆角色”的原则提供难人吃喝住宿的歇脚地,永不保任何人离开!十年以来从未破过例。

直到十年后的一日,歌女阿曼被黑帮新任教父丁满率领帮众围困于“和平饭店”内。阿曼希望感动阿平,令他重出江湖。平爱上这个待毙的女人,破例保护阿曼离开。一幕幕鬼哭神嚎的惨烈厮杀随即展开……

影片评价《和平饭店》在内地上映时易名为“老板的故事”,是年轻导演韦家辉的大银幕处女作,周润发主演的阿平是传说

和平饭店

中的杀人王,这个杀人王身上依然有悲剧英雄的色彩,故事最终演化为一个英雄救美的故事。初执导筒的韦家辉在这部电影中融进了很多复杂和沉重的意念,这使影片呈现出一种悲怆的魅力。然而,这部带有导演浓烈的个人风格的电影却遭到了票房上的惨败。周润发对此的看法是:“电影有自己的风格没关系,但也要有观众喜欢的故事。太自我的电影可能会失去大量观众。”《和平饭店》中的“杀人王阿平”是周润发香港时期的最后一个英雄角色,它为周润发的香港“英雄片”时代划上了一个句号。

影片赏析也许是导演的刻意安排,全片中流溢着浓郁的西北戈壁沙漠和三十年代旧上海的气息,有点粗犷,夹杂着点小资,是水面上的一层淡淡幽幽的蓝火,绚烂的美丽。开场的周润发使影片注定了成为男人的暴力,光头,军刀,几百条人命,我们看到那个野蛮男人凶恶的面容,我们听到惨叫,一条条尸体横陈路边,周润发的喘息声让人平添了一种逼迫的恐惧,黑白色,西北的寒冷,慢镜头,这段拍摄精彩无比,我们可以看到吴倩莲像花朵一般缓缓倒下。唯一的遗憾是周润发的转变竟是为了一只吴宇森放飞的白鸽,这样的搞笑让人无法接受。

叶童的到来本身就是个阴谋,我们甚至不能想象这个虚荣肤浅的女人能有多大的魅力使得10年的和平饭店毁于一旦。她虚荣,好赌,吸烟,却又唱得一手好歌,在周润发的眼里她与十年前背叛过他的女人毫无二致,他想着那个花朵一般凋零的妻子,看着眼前这个频繁惹祸的女人,陷入一种巨大无助的悲痛之中,脆弱的心灵被瞬间占领。叶童的角色无疑全片中最出乎意料的,没人能料到这个肤浅的女子竟能掩藏得那么深,骗过了和平饭店,骗过了周润发,骗过了观众的一双双眼睛,她的冒险让所有人为之汗颜。

那些年头吴宇森一直不断地打造着周润发的形象,在《和平饭店》里的周润发酷得让人“惊艳”,然而,吴宇森的表面功夫始终不能掩盖影片时刻体现出的危险气息,即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

叶童是挑拨一切的关键。十年来和平饭店里的人们一直信任着周润发,因为他给他们营造了一个安定的空间,一个不需要躲藏的居所,然而叶童仇家到来的时候他们怕了,沉寂了十年的危险恐惧又一次占据了他们的思想,他们在颤抖,甚至不惜出卖叶童以换取安定,这样的思想到了第一次打斗之后变本为厉,有人离开了,更多的人开始动摇,终于在周润发送走叶童之后这些人按捺不住了,他们责怪着周润发,终于背叛了和平饭店。周润发是伤心的,他的力量在这些人面前显得那么无能,尤其是在知道了叶童竟是自己对家的一粒棋子后更显得茫然无措。

韦家辉显然不想把这种信任危机白白错过,他也不只是在讲述一个凄美的动人故事,他所描述的,正是当代人所严峻面对的信任问题,一个为了自己利益而不断变节的问题。

我们很容易把自己想象成和平饭店里逃难的人,因为我们也会面临一种信任以及信仰危机的问题,正如我们不能容忍一个自己讨厌的人对我们说我爱你,我们同样不能容忍一个爱着我们的人把这份爱转移到别人身上,我们在和平饭店,或许仍旧会把周润发逼向一个孤立无援的境地。这无疑是一种悲哀。

应该说,这部影片中的韦家辉是成功的,而吴宇森则显得很失败,当周润发以其吴宇森影片中招牌动作,拿着枪从高空落下俯身扫射的时候让人感到一阵厌烦,这样的镜头到了《和平饭店》显然只是在浪费胶片,或许吴宇森根本不适合这部影片。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精彩对白

一个人杀了一个人,他是杀人犯,是坏人。当他杀了成千上万人后,他是大英雄,是好人。

幕后故事《和平饭店》:周润发去好莱坞发展前在香港的最后一部影片

周润发在香港拍摄的最后一部影片是1995年的《和平饭店》。拍完《和平饭店》之后,周润发结束了在香港的演艺事业,只身前往好莱坞发展。作为他的最后一部影片,《和平饭店》造成了他和香港演艺圈之间的种种传闻。但传闻毕竟只是传闻。现在,《和平饭店》已经成为了一部经典,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将这部电影看作是周润发离去的暗示。

《和平饭店》的叙事线索建立在周润发扮演的杀人王阿平身上,跟他的命运紧紧相连,带有很强的因果宿命色彩。

这个撒谎撒得天花乱坠的女人,小曼,是阿平生命中另一半的轮回,杀人王的两个女人,同样都抽烟,喝酒,烂赌,什么事都乱来。不过,一旦上台唱歌,却有一种致命的美。

更加巧合的事,女主角叶童,是周润发获得他生命中第一个最佳男主角时的搭档,正是这个奖项将周润发引进了一条星光熠熠的大道,而在这仿佛告别仪式的《和平饭店》中,叶童的加盟刚好构成一次轮回圆满的终点。

小曼是背负着背叛阿平的使命来到他身边的,但最后她选择了忠诚于杀人王,而和平饭店终于阿平朝夕相处的人们,却在危机到来的第一时刻选择了背弃与逃离,一如十年前他的那些兄弟。

驻守在自己的小小客栈中不愿离去的老板,实际上却是被自己的和平饭店逼向了一个孤立无援的境地。

和平饭店不和平,因为开设它的是杀人王。而杀人者的宿命是死亡。命运将阿平的十年圈成了一个完整的圆。等待他的是重复的杀戮。一夜之间伏尸九姓的杀人王,既生于一场“信任的危机”,也将最终被这场信任的危机吞没。

无论《和平饭店》是否是一个影射,香港影坛在九十年代后期的衰落却是不争的事实。或许他们也经历了一场信任的危机,或许他们也真的逼走了自己的杀人王。但无论这些事情是否发生,电影最终让周润发在香港影坛扮演的角色,于开始时结束了。

《和平饭店》中的杀人王曾说:杀一个人是杀人犯,杀很多人你就是大英雄。周润发在枪林弹雨的香港影坛中成为了英雄,但他最终还是离去了,或许他希望不再杀人,或许他希望不再成为英雄,如同影片中整整十年的债务终于完结在夺命的一刀。无论周润发和香港影坛之间孰是孰非,他还是离开了和平饭店,再也没有回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