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诗溪
【篇名】:姜 诗 溪
【作者】:来层林 搜集整理
【关键词】:传说
【文献出处】:三峡传说
【正文】:
峡口葛洲坝的南岸有条清幽幽的小溪河。小溪河旁边
有座绿茵茵的小石山,小石山那边住着一户山民,爹爹早
年去世,妈妈勤扒苦做,养着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姜文,
小儿子叫姜诗。姜文长大后,妈妈想方设法给他娶了媳妇,
从此有了依靠。可是姜文娶亲后变了心,把妈妈和年幼
的弟弟姜诗都看成累赘。有一天,姜文见小溪河发了桃花
汛,陡起坏心,叫姜诗和他一起到小溪挑水,走到溪边,
姜文冷不防把姜诗推进溪中,被恶浪卷走,除去了一个累
赘。
谁知,姜诗随波逐浪流进长江,被江上一个孤老渔夫
救活,收养他为儿子,还把他送进学堂读书识字。
姜诗在渔夫家里,渔夫待他比自己亲爹还要好,十分贴
心。他读书也很用功,先生和同学都喜欢他。
这天,姜诗放学回家,走到半路上忽然来了暴雨。恰
好路边有座破庙,便进去躲雨,一进门。见个瞎眼老妈妈
在用破瓦钵煮野菜,好像有些面熟,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便上前问道:“老妈妈,你怎么一个人住在破庙里呢?”
老妈妈说:“我无依靠,是个讨米婆子。”
“你没有亲人吗?”
“原先有两个儿子,后来,宏大把老二害死了,我哭
瞎了眼睛,他又把我赶出来,只好讨米度残生啊!”
姜诗心里一动,忙问道:“老妈妈,你的儿子叫什么
名字?”
“老大叫姜文,老二叫姜诗……”
姜诗听到这里,一头扑到老妈妈怀里,痛哭流涕地说:
“妈妈,你好苦啊!我就是你的儿子姜诗。”
老妈妈摸着姜诗的头说:“孩子,你弄错了,我的儿
子四五岁的时候就淹死了……”
“妈妈,我没有死,是渔父救了我,收我做儿子,把
我养到如今。还送我上了学堂。”
老妈妈又摸了摸姜诗身上从小留下的疤痕,流出喜泪
说:“好乖乖,妈又见到你了,该不是做梦粑?”
“是真的,不是做梦!”姜诗说着打开兰花土布包袱,
端起半碗饭送到妈妈手上说:“这是我剩下的半碗饭,和
野菜一起煮吧!”
“孩子,渔父也遭孽,留着回去吃,妈不要。”
“家里还有。”姜诗说着把饭倒进了破瓦钵。
饭煮好了,姜诗把饭添到碗里一边送给妈妈吃,一边
说:“我听说小溪河的清水能把眼睛洗亮,我天天给你带
溪水来洗吧!”
“妈妈是个隔天远隔地近的人了,不要你洗,你专心
读书,以后求个好前程妈就放心了。”
姜诗坐在妈妈身边忘了回家,妈妈催促说:“姜诗,
天不早了,快回去吧,免得渔父望。”
姜诗难分难舍地说:“妈妈,今天我不回去了,就在
这里跟你作伴。”
“不。渔父救了你,是你再生父母,可不能象你哥对
我那样,快走吧!”老妈妈换了口气又说:“还有,你见
到妈的事不要对渔父说,免得增加他的心事。”
姜诗怕渔父盼望只得告别妈妈走了。
天黑了,渔父见姜诗还不回来,正要出去接他,见他
回来了,担心地问道:“姜诗,是不是学业不好,先生留
你了?”
姜诗摇摇头说:
“是在路上躲了雨的。”渔父放下心事说
“你是爹的心头肉,以后可要早些回来。”
从第二天起,姜诗每天上学的时候就给妈妈送半碗饭,
“放学的时候就跑到小溪河打一瓶水给妈妈洗眼腈,不久
便把妈妈的眼睛渐渐洗亮了。
过了几年,姜诗学了满腹文章,时逢朝廷开科取士,
便告别渔父和妈妈进京应试,真是会者不难,他的文章做
得花团锦簇,惊动了主考官,受到皇帝称赞,点了状元。
姜诗十年寒窗,一举成名,做了大官以后,并不忘本,
为了报答妈妈和渔父的养育之恩,在小溪河旁边的青山上
修了两栋房子,让妈妈和渔父欢度晚年。
一天,姜诗坐了大轿回家探望渔父和妈妈,刚刚走到
门前,见一个讨米佬吓得飞跑而去。姜诗看背影有些熟悉,
派人把讨米佬叫回来问道:“见了本官,为什么要跑?”
讨米佬跪在轿前低头答道:“不知新科状元驾到,万
望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