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地理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粮食地理是农业部门地理的重要分支。以研究粮食作物的生产条件,地域分布差异及其规律,探讨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的耕作制度、粮食作物布局、生产基地的形成与发展为主要任务。研究内容主要有:①粮食生产发展的自然生态条件(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等)、社会经济条件(生产所有制、人口、劳动力、耕作技术水平,农机具配备、市场、交通运输、加工工业等),及其分布特点与发展变化规律;②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结构的变化特点及生产水平;③不同地区粮食作物组合与轮作方式;④建设商品粮基地和改造低产田的途径;⑤粮食供销市场、流通渠道及价格体系。通过上述研究,为因地制宜发展粮食生产,发挥地区优势,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促进粮食生产的高产稳产与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