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观测系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对地观测系统(Earth Observing System,EOS)是美国从80年代开始,为在航天领域对全球变化研究计划作出贡献,采取与欧空间局、加拿大、日本的合作体制,将有关计划合并而于8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项计划。EOS计划的目的是:通过更深刻地了解地球的各种情况、现象及其相互作用,认识地球系统,并了解地球系统变化的规律。该计划由三大部分组成:

1、 EOS科学研究计划:主要是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以图解释地球系统中发生的一些现象的原因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建立地球系统模型。

2、EOS航天观测系统:EOS航天观测系统主要由大型极轨平台EOS-a, EOS-b组成,分别约于1998年,2000年用大力神IV发射到极地轨道上。另外还有欧空局有一个平台,日本的一个平台和载人太空站。由于各个平台是按5年寿命设计的,为了完成15年的连续观测计划,美国的平台由三组6座平台组成。中途采用任务舱的置换等技术来完成。这类平台都是搭载多种遥感器的组合平台。突出的遥感器为高光谱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合成孔径雷达、高空间分辨率微波辐射计等等。一般一个组合平台搭载20多种遥感器。各遥感器之间尚有互为修正,不同的观测周期互补等特点。

3、数据信息系统:EOS的数据信息系统EOSDIS(EOS Data and Information System)与一般的概念上有如下区别:(1)极轨平台的运营管制;(2)EOS数据的处理和深加工;(3)EOS有关搭载设备的运营管制;(4)数据的保存、分配;(5)信息管理;(6)网络;(7)数据的长期保存;(8)数据算法的交换。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