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词笺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饮水词笺校

作者: (清)纳兰性德/ 赵秀亭(笺校) / 冯统一(笺校)

ISBN: 9787101045000

页数: 533

出版社:中华书局

定价: 38.0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5-7-1

简介《饮水词》是清初词人纳兰性德的词集。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後避太子允扔嫌名(保成)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长子,生长在北京。性德自幼聪慧好学,长而博通经史,尤好填词,并以填词名世。康熙十五年二六七六)成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循迁至一等。多次随扈出巡,并曾奉使梭龙,考察沙俄侵边情况。他生于顺治十一年二六五五),卒於康熙二十四年二六八五),年仅三十一岁。

纳兰性德的著述十分丰富,今存《通志堂集》包括赋一卷,诗四卷,词四卷,经解序跋三卷,序、记、书一卷,杂文一卷,《渌水亭杂识》四卷。然而这只是他创作的一部分。另外,他还编刻遇《大易集义粹言》、《词林正略》、《今词初集》、《通志堂经解》等书。

纳兰性德才华艳发,气质上多受汉文化影响。虽曾有积极用世的抱负,却更向往温馨自在、吟咏风雅的生活。侍卫职司单调拘束,远不合他的情志,因而他雄心销尽,失去了『立功』、『立德』的兴趣。上层政治党争倾轧的污浊内幕,更导致他厌畏思退。诗人的禀赋和生活处境的矛盾,使他憔悴忧伤、哀苦无端,於是,便把无尽凄苦倾诉於笔端,凝聚为哀感顽艳的词章。他的词把原属个人的哀怨融扩为带有普遍性的人性抒发,具有了独特的个性和强烈的感染力。三百年来,尤其近百年来,他是拥有读者最多,影响最大的清代词家,他也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词人之一。

纳兰性德早年曾刻《侧帽词》,康熙十七年(一六七八)又委托顾贞观在吴中刊成《饮水词》,此二本刻於性德生前,今皆不见传本,只知《饮水词》收词不多,仅百余篇,想来,《侧帽词》收词亦不会多。

对纳兰性德词的编辑整理是在纳兰性德身後。康熙三十年(一六九一),性听闻友徐乾学、顾贞观、严绳孙、秦松龄诸人为其编刻《通志堂集》,其中词四卷,共三百首。同年,性德好友张纯修在扬州又有《饮水诗词集》之刻,其中词三卷,共三百零三首,排次舆《通志堂集》相同,惟增词四首,减词一首,此二本中词之部分皆为顾贞观手订,可信度最高。

目录卷一

梦江南 (江南好,建业旧长安)

又 (江南好,城阙尚嵯峨)

又 (江南好,怀古意谁传)

又 (江南好,虎阜晚秋天)

又 (江南好,真个到梁溪)

又 (江南好,水是二泉清)

又 (江南好,佳丽数维扬)

又 (江南好,铁瓮古南徐)

又 (江南好,一片妙高云)

又 (江南好,何处异京华)

又 (昏鸦尽)

又 (新来好)

江城子 咏史 (湿云全压数峰低)

如梦令 (正是辘檀金井)

又 (黄叶青苔归路)

又 (纤月黄昏庭院)

采桑子 (彤霞久绝飞琼宇)

又 (谁翻乐府凄凉曲)

又 (严宵拥絮频惊起)

又 (那能寂寞芳菲节)

又 (冷香萦遍红桥梦)

又 九日 (深秋绝塞谁相忆)

又 咏春雨 (嫩烟分染鹅儿柳)

饮水词笺校

又 塞上咏雪花 (非阐癖爱轻模檬)

又 《桃花羞作无情死)

又 (海天谁放冰轮满)

又 (明月多情应笑我)

又 《拨灯书尽红笺也)

又 (凉生露气湘弦润)

又 《土花曾染湘娥黛)

又 (白衣裳凭朱阑立)

又 (谢家庭院残更立)

又 (而今纔道当时错)

台城路 洗妆台怀古 (六宫佳丽谁曾见)

又 上元 (阑珊火树鱼龙舞)

又 塞外七夕 (白狼河北秋偏早)

玉连环影 (何处)

洛阳春 雪 (密洒征鞍无数)

谒金门 (风丝袅)

四和香 (麦浪翻晴风台柳)

海棠月 瓶梅 (重檐淡月浑如水)

金菊对芙蓉 上元 (金鸭消香)

点绛唇 (一种蛾眉)

又 咏风兰 (别样幽芬)

又 寄南海梁药亭 (一帽征尘)

又 黄花城早望 (五夜光寒)

又 (小院新凉)

浣溪沙 (消息谁传到拒霜)

又 (雨歇梧桐泪乍收)

又 (欲问江梅瘦几分)

又 (泪浥红笺第几行)

又 (残雪凝辉冷画屏)

又 (睡起惺忪强自支)

又 《十里湖光载酒游)

又 (脂粉塘空遍绿苔)

又 (五月江南麦已稀)

又 西郊冯氏园看海棠,因忆香严词

有感 (谁道飘零不可怜)

又 咏五更,和湘真韵 《微晕娇花湿欲流)

又 (伏雨朝寒愁不胜)

又 (五宇诗中目乍成)

又 (欲寄愁心朔雁边)

又 (记绾长条欲别难)

又 (谁念西风独自凉)

又 (十八年来堕世间)

又 (莲漏三声烛半条)

又 (身向云山那畔行)

又 大觉寺 (燕垒空梁昼壁寒)

又 古北口 (杨柳千条送马蹄)

又 (凤髻抛残秋草生)

又 (败叶填溪水已冰)

又 庚申除夜 (收取闲心冷处浓)

又 (万里阴山万里沙)

又 《肠断斑骓去未还)

又 (容易浓香近画屏)

又 (抛却无端恨转长)

又 小兀喇 (桦屋鱼衣柳作城)

又 姜女祠 (海色残阳影断霓)

又 (旋拂轻容写洛神)

又 (十二红帘牢地深)

又 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 (无恙年饮水词笺校年汴水流)

风流于 秋郊即事 (平原草枯矣)

画堂春 (一生一代一双人)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

又 (眼底风光留不住)

又 散花楼送客 (城上清笳城下杵)

又 (准拟春来消寂寞)

又 (又到绿杨曾折处)

又 (萧瑟兰成看老去)

又 (露下庭柯蝉响歇)

又 出塞 (今古河山无定据)

又 (尽日惊风吹木叶)

河传 (春残)

河渎神 (凉月转雕阑)

又 (风紧雁行高)

落花时 (夕阳谁唤下楼梯)

卷二

金缕曲 赠梁汾 (德也狂生耳)

又 姜西溟言别,赋此赠之 (谁复留君住)

又 简梁汾 (洒尽无端泪)

又 寄梁汾 (木落吴江矣)

又 再赠梁汾,用秋水轩旧韵 (酒洗青衫卷)

又 (生怕芳樽满)

又 慰西溟 (何事添凄咽)

又 亡妇忌日有感 (此恨何时已)

又 (疏影临书卷)

踏莎美人 清明 (拾翠归迟)

红窗月 (燕归花谢)

……

卷三

卷四

卷五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