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凤蛾

榆凤蛾中文名称:榆凤蛾
中文别名:燕凤蛾,榆长尾蛾,榆燕尾蛾,燕尾蛾,
拉丁学名:Epicopeia menciaMoore
所属类别:鳞翅目,凤蛾科。
昆虫形态
成虫体长为20毫米左右,翅展为80毫米左右,形态似凤蝶,体翅灰黑或黑褐色。触角栉齿状,腹部各节后缘为红色。前翅外缘为黑色宽带,后翅有1个尾状突起,有两列不规则的斑,斑为红色或灰白色。卵黄色。
幼虫老熟时体长为55毫米左右,体为浅绿色。背中浅黄色,各节有黑褐色斑点。全身被盖厚厚一层白色蜡粉,其蜡粉不平整,形成凸凹状,有时辨认不出虫体本身。蛹黑褐色。土茧椭圆形。

地理分布分布于沈阳、丹东、北京、济南、青岛、南京、杭州、河南、河北、武汉和贵阳等地
生活习性
幼虫以叶榆、榔榆、白榆、刺榆、黑榆、大果榆和垂枝榆等,各种榆树为食
河北、山东地区一年发生1代,河南、湖北地区一年发生2代,均以蛹在土壤中越冬,翌年5-7月成虫羽化,成虫白天飞翔与交配,晚上休息,无趋光性。卵散产在叶片上,卵期约8天。初孵幼虫只食叶肉,大龄幼虫蚕食叶片。幼虫喜欢在枝梢上为害,严重时常常数十头堆积在一起。幼虫白天静伏在枝上,夜间大量取食。山东、河北地区以7-8月为害最严重,9月开始老熟,入土结茧化蛹。我国南方2代区,有世代重叠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