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蓠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江蓠

俗名: 北方沿海群众多称为“龙须菜”,福建称海面线、棕仔须,广东称粉菜、海菜、蛇菜、沙尾菜。

介绍:

藻体呈圆柱形、线形分枝。分枝互生、偏生,其基部稍有缢缩(这是鉴定不同品种的特征)。每株基部为小盘状固着器,主枝较分枝粗,直径一般0.5~1.5毫米,大的可达4毫米,株高10~50厘米,高的可达1米,人工养殖的更高。藻枝肥厚多汁易折断。颜色红褐、紫褐色,有时带绿或黄,干后变为暗褐色,藻枝收缩。

[产地、产季]我国沿海各地均有江蓠资源,现广东、广西等南方沿海已发展养殖。采收江篱在两广从3月开始,福建沿海要推迟一个月才开始收获。

[经济价值]江蓠体内充满藻胶,含胶达30%以上,是制造琼胶的重要原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工、农、医业,作为细菌、微生物的培养基。沿海群众用其胶煮凉粉食用,也直接炒食。煮水加糖服用,具有清凉、解肠热、养胃滋阴的功效。

【江蓠】,据辞书解释,苗似芎藭,叶似当归,香气似白芷,是一种香草。

【分类地位】红藻门 Rhodophyta

真红藻纲 Florideae

杉藻目 Gigartinales

江蓠科 Gracilariaceae

江蓠属Gracilaria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