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帝乙,商朝第30代国王,姓子名羡,商王文丁(太丁)之子。文丁死后继位,夏商周断代工程把他的在位时期定为前1101年—前1076年。死后葬于殷。

生平帝乙在位期间,商朝国势已趋于没落。当时,江淮之间的夷族又强盛起来,准备大举进攻商朝。帝乙在位的第九年,出兵征伐岛夷和淮夷,半路上受到孟方(今河南省睢县附近)的截击。帝乙率领诸侯伐讨孟方,得胜。第二年,帝乙继续南下征伐夷族,到达淮水流域的攸国。帝乙和攸侯喜合兵攻伐夷族,于第二年得胜而归,帝乙在位的第十五年,再次率领诸侯南征夷族。

因长子微子启的母亲在当时地位卑贱,所以不能立为嗣,而少子帝辛的母亲为正室,所以转立帝辛为嗣,就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商纣王。

帝乙在位末年,迁都于沫(即朝歌,今河南省淇县)。

帝乙归妹商王文丁杀了周族首领季历以后,商周关系恶化。季历之子姬昌继位后,积极蓄聚兵力,准备为父报仇。

此时,位于商王朝东南的夷方也先后同孟方、林方等部落叛乱,反对商朝。

帝乙为了避免东西两方腹背受敌,也为了修好因其父杀季历而造成商周两部落间紧张的关系,决定将胞妹嫁与姬昌,采用和亲的办法来缓和商周矛盾,稳定全局,希望唇齿相依的商周两部落之间彼此不计前嫌,亲善相处。

姬昌审时度势,认为灭商时机还未成熟,为了稳住商王,同时争取充足时间,同意与商联姻。

帝乙亲自择定婚期,置办嫁礼,并命姬昌继其父为西伯侯。成婚之日,西伯亲自去滑水相迎,以示其郑重之极。

周人自称“小邦周”,称商为“大邑商”,而今能够与商王之妹联姻,觉得是“天作之合”。

此事史称“帝乙归妹”,一时传为美谈,商周双方皆大欢喜,商周重归于好。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