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田八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花田八错

花田错京剧主要角色春兰:花旦 || 卞玑:小生 || 刘玉燕:旦 || 刘德明:老生 || 安人:老旦 || 李忠:老生 || 周玉楼:旦

|| 周通:净 || 朱仝:老生 || 雷横:净 || 鲁达:净 || 店东:丑

故事梗概雁门关下桃花村,清明节前,都要举办“花田”盛会。千树万树的桃花,花光人面,落英缤纷;游人如织,盛况空前。刘员外的独生女儿玉燕,也由贴身丫环春兰陪同来观花,并相机选婿。春兰聪明伶俐,胆识过人,平日很得老爷夫人的喜欢。

两人来到渡仙桥边,看到个后生在摆字画摊。只见他,方巾儒冠,面目清秀,一表人才。玉燕让春兰把自己的扇子去请他题诗落款。春兰看出小姐已是芳心可可,便悄悄打听那人的情况。得知他是湖广襄阳举人卞玑,此来乃是上京赶考。春兰吩咐他翌日千万不要走开,明说要为他牵合良缘。

卞玑这次从襄阳到东京,先是到延安府访问了一位朋友 ―― 经略府的鲁达提辖,回来路过雁门关。他现在一个小店里准备功课。不想时间长了,短了盘缠。好心的店主便揣掇他趁此花田盛会,摆摊客串。春兰二人走后,又来了桃花山大王打虎将李忠和小霸王周通。他们也让卞玑写字,得知他的窘况,概然允诺翌日相助盘缠。

春兰回家,向员外夫妇报告了情况。二老大喜,立即让老家人刘永明天一早去请卞玑过来。

谁知到第二天,店主为卞玑接到一件好生意,强着他去一个大户人家画围屏。于是,待得刘员外的老家人到来,却错接了前来赠送盘缠的小霸王周通。到家知道搞错,已经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小霸王一定要“将错就错”,并扬言三日之内要来迎娶。这就是“花田八错”之第一错:“花田写扇,错请小霸王周通”。

情急之下,小姐让春兰去找卞玑商量。春兰想了个办法,让卞玑第二天早晨男扮女装,说是给送桃花,由春兰接应,直带到小姐绣楼。玉燕相见,以诗帕一方相赠,彼此定情。正在这时,楼下哄然,说是小霸王周通带人抢亲来了。春兰急忙把卞玑塞在一摞箱子后面。老夫人上来带着玉燕到花园躲藏。

接着,小霸王周通又错把男扮女装的卞玑抢到山寨,交给妹妹玉楼看管。周通正准备拜堂成亲,忽然闯进来捕快朱仝,说是为着生辰纲被劫,有人怀疑到桃花山好汉,知府老爷请去走一趟说个明白。

周通去后,卞玑向玉楼坦白了一切。玉楼很是同情,送了一些盘缠,放他逃走。卞玑走后,玉楼才发现他遗留了刘玉燕送的定情诗帕。她急忙追出去,却见一伙公差抬着一乘轿子过来。见了周玉楼,不由分说,把她塞进轿子里就走。玉楼十分害怕,那手帕不觉便遗落在地上。原来刘员外到官府告周通强抢民女。官府派差人雷横来把刘家小姐夺回,不想又错夺了玉楼,而随同前来的刘员外却拾到了女儿的定情诗帕。

再说卞玑的好友鲁达因打抱不平打死镇关西。五台山醉打山门后,投奔东京相国寺。走到雁门关下,天色已晚,就来到桃花村投宿。于是又有周通第二次抢亲,醉入洞房,摸着床上赤条条的莽和尚,挨了一顿好揍。周通逃走,鲁智深追出来,遇到李忠,这才好汉相认。员外赶紧摆酒与三位壮士接风。恰在这时,殿试上被点为新科状元的卞玑前来迎娶小姐。鲁智深做媒,玉楼配与李忠。

于是桃花田里,喜气飘扬;箫笙锣鼓,花烛洞房。花田盛会,一错再错,结局是皆大欢喜。。。

这,就是传统京剧《花田八错》(简称“花田错”)的故事。

传承历史解放后,百花齐放,《花田八错》几乎移植到每一个地方剧种,一般都叫《花田错》。文革后,戏剧日渐衰微不说,京剧《花田八错》备受冷落,几至失传。只有一些地方小剧种还作为传统保留节目偶有演出,比如金华的婺剧。但似乎也只是以“折子戏”形式出台上演。然而,以京剧内行的意见,“花田错”是必须有头有尾地演全了“八错”(八刻钟二小时),才能让台下明白情节因由的。如果折子戏的选段里一个“错”也不“错”,就会更加荒唐没谱了。在下儿时跟着家人看过粤剧《花田错》,可惜长大后再也没有机缘再看。金华婺剧《花田错》折子戏很有名,却是没有看过。

过去,据说南北梨园两代花旦挑班毛世来、宋德珠、杨玉华、陈永玲、许翰英、虞俊芳、毕谷云;坤伶李玉茹、吴素秋、戴绮霞、毛剑秋、赵燕侠、关肃霜、李薇华、陈瑶华、小王玉蓉、小毛剑秋、张正芳、陆正红等人,都以擅长《花田八错》叫座。艺术源流都是以早期京剧的前辈 ――北派筱翠花(于连泉)、白牡丹(荀慧生)、朱琴心;南派小杨月楼、冯子和、绿牡丹(黄玉麟)为依归。

上世纪初,我国第一代的女伶人中,有一位佼佼者,她的“首本”大戏,也正是《花田八错》。

她就是津门名女伶杨翠喜。

简评《花田八错》是一部轻喜闹剧。如同《西厢记》一样,舞台上的主角不是小姐,而是丫鬟,总是由花旦扮演。《花田八错》更是一部“小题大作”,极见“花旦做工”的花旦名牌戏宝,

也是“正印” 挑班花旦必备的拿手“做工”戏。

据梨园行家评论,这出戏“因错就错、错中套错,诡言串梭于情节繁复、喧哗搅闹之中,演尽世俗人文形态之荒唐怪趣,令台下看官由头笑至尾”。“花旦春兰一场紧过一场地跑上跑下,大卖“花旦台步”功夫,脚下能“踏跷”者贵为极品。戏里一段接一段的“流水跺板”,讲究字字玑珠,唱出莺燕欢歌之畅快。尤其好看是“绣楼赶工制鞋”那场戏,由花旦之搓麻线、纳鞋底一整套源自世俗生活的艺术关目,将古代闺秀仕女之人生姿态演绎发挥至极致。”

「花田错」亦名「花田八错」,在京剧舞台上是一出花旦名戏,主要是看花旦春兰的做工身段,尤其是脚下的踩跷功夫,这出戏和另一出花旦戏「拾玉镯」堪称双璧,而今「拾玉镯」仍可见,「花田八错」几已失传。

这八错是因错就错、将错就错、错中套错,情节繁复热闹,舞台上要演完八错需要两小时,通常只演出四错,约需一小时,後来此剧改编为「桃花村」,使情节更为紧凑,电影中以「桃花村」为本,将错综复杂的情节合理化,所以不是原始剧的八错了。胡金铨以戏曲方式处理,风格典雅不低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