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取

leaching
用溶剂浸渍固体混合物以分离可溶组分及残渣的单元操作。又称固液萃取。
浸取所处理的物料,有天然的或经火法处理的矿物,也有生物物质,如植物的根、茎、叶、种子等。
浸取可分为物理浸取、化学浸取和细菌浸取。
物理浸取是单纯的溶质溶解过程,所用的溶剂有水、醇或其他有机溶剂。
化学浸取用于处理矿物,常用酸、碱及一些盐类的水溶液,通过化学反应,将某些组分溶出。
细菌浸取用于处理某些硫化金属矿,靠细菌的氧化作用,将难溶的硫化物转变为易溶的硫酸盐而转入浸出液中。
浸取法分离可溶组分的步骤一般为:①溶剂与固体物料密切接触,使可溶组分转入液相,成为浸出液。②浸出液与不溶固体(残渣)的分离。③用溶剂洗涤残渣,回收附着在残渣上的可溶组分。④浸出液的提纯与浓缩,取得可溶组分的产品。⑤从残渣中回收有价值的溶剂。
leaching;solid-liquid extraction[1]
又称固液萃取。用溶剂分离和提取固体混合物中的组分的过程。
将固体混合物浸在选定的溶剂中,利用其组分在溶剂中的不同溶解度,使易溶的组分溶解为溶液,即可与固体残渣分离。
例如用乙醇浸取大豆中的豆油,用水浸取甜菜中的糖分等。
在浸取过程中,固体混合物中的易溶组分在固体内扩散至液固两相界面,然后扩散到溶剂中。
为了加速两相间物质传递,必须加大液固两相界面的面积。
因此,在一般情况下,都用小块状或粉粒状的固体混合物。
可在常压或加压下进行。
广泛应用于化学、冶金、食品和原子能等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