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界壕遗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金代界壕遗迹

中国金代在北方边境兴建的防御工程遗迹。又称壕堑、边堡。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少部分在蒙古国及俄罗斯境内。金代五次大修界壕,历时半个多世纪,总长约7000余千米。总体为东北、西南走向。界壕是为防止北方游牧民族南下而挖掘的壕沟,一般宽5~6米,深2米。在壕内侧堆土为长墙,长墙上还加筑马面和烽台。部分区段有副壕和副墙。沿界壕有戍卒居住的戍堡附建于主墙上,在界壕内侧每隔一定距离兴建官吏居住的边堡,在重要交通道口还修筑关隘 。所以又通称为界壕边堡。界壕可分为南线和北线。北线是金早期兴建,起自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南岸,向西穿过俄罗斯 、蒙古国,止于肯特山南麓,全长 700余千米。南线是金后期兴建,东起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尼基镇嫩江右岸,西端止于武川县上庙沟南的大青山中,全长约6500千米。在中段又分为内中外3条,还有一些支线,其中外线穿越蒙古国,其他各线均在内蒙古境内。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