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癌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基本概述牙龈癌多为高分化的鳞状细胞癌,以溃疡型为最多见。下牙龈较上牙龈多发,肿瘤生长缓慢,男性多于女性,临床可表现为溃疡或乳头状突起。早期肿瘤侵犯牙槽突及颌骨,出现牙齿松动、移位,甚至脱落。局都伴有疼痛。上颌牙龈癌可侵入上颌窦;下颌牙龈癌可侵及口底及颏部,向后侵及磨牙后区及咽部时,可引起张口困难。临床注意检查区域淋巴结的个数、大小和质地。下颌牙龈癌一般转移途径,颌下及颏下淋巴结;上颌牙龈癌则转移到患侧颌下及颈深淋巴结。活组织检查以确定肿瘤性质。

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未分化癌可考虑放疗。早期牙龈癌也可用低温治疗。

症状牙龈癌在临床上可表现为溃疡型或外生型,其中以溃疡型为多见。起始多源于牙间乳头及龈缘区。溃疡呈表浅、淡红,以后可出现增生。由于黏骨膜与牙槽突附丽甚紧,较易早期侵犯牙槽突骨膜及骨质,进而出现牙松动,并可发生脱落。X线片可出现恶性肿瘤的破坏特征——虫蚀状况部分规则吸收。

牙龈癌常发生继发感染,肿瘤伴以坏死组织,触之至出血。体积过大时可出现面部肿胀,侵润皮肤。牙龈癌侵犯骨质后,常出现下颌下淋巴结转移,后期则颈深上群淋巴结受累。

诊断牙龈癌的诊断并不困难活检确诊也很方便早期的牙龈癌特别是局限在牙龈缘或牙间乳头部时很易误诊为牙龈炎或牙周炎;其次早期特别是弥散性牙龈边缘的溃疡病损伴有疼痛时还可误诊为牙龈结核临床上在诊断上述疾病时应警惕牙龈癌的可能性

晚期牙龈癌应与原发性上颌窦癌及下颌骨中心(央)性癌相鉴别因其在处理及预后估计上都不相同

上颌窦癌:早期不易发现但以后可能出现鼻塞鼻出血及一侧鼻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如向下发展可使上牙松动和疼痛;向上发展则可使眼球突出有时发生上唇麻木感;向后方发展可导致张口困难

治疗1、原发灶的处理 即使是早期的牙龈癌,原则上均应行牙槽突切除,而不仅仅是牙龈切除术。较晚期的应作骨或上颌骨次全切除术。牙龈癌以侵入上颌窦者,应行全上颌骨切除术。

2、转移灶的处理 下牙龈癌的颈淋巴结转移率在35%左右。临床上早期的上颌牙龈癌淋巴结属NO者可以严密观察,一旦发生转移,即应行治疗性颈淋巴清扫术。

预防口腔癌的预防在于减少外来刺激因素,积极治疗癌前病变,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目前随现代治疗技术的完善,口腔癌的治疗有了 较好的效果,很多病员在得知患了口腔癌后,常认为是不治之症而不积极进行治疗,或存在侥幸心理,寄希望于一些偏方验方进行治疗,以致延误病情,失去治疗机会,应强调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并以综合治疗为主,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其他治疗手段进行全面系统的治疗,可望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治愈标准1.治愈:治疗后,原发瘤及转移源已彻底切除或消失,创面已基本修复。

2.好转:治疗后,肿瘤缩小,症状减轻。

3.未愈:治疗后,肿瘤无缩小,症状无改善。

预后牙龈癌的5年生存率较高根据统计为625%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