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简
易简 北伐名将,1889年出生,号卫权,萍乡市芦溪县宣风镇竹垣村人。易简自幼聪颖,好文爱武,7岁入宣风镇廷宣小学读书,成绩超群,毕业后考入江西陆军小学,后以优异成绩进入南京陆军中学。毕业后,即先后进入湖北武昌军官预备学校、河北讲武堂和保定军官学校学习。22岁时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第二期。武昌起义暴发后,便投奔李烈钧所领导的赣军,历任见习排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参谋长等职,率部转战于粤、桂、赣、闽等省,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护法战争。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后,易简参加了创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多次战役。1925年,易简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一师师长,配合湖南、湖北革命军开辟北伐战争中的江西战场。1926年秋,孙传芳在九江至南昌一线,集结重兵,与此同时,北伐军也把主力投入江西战场。1926年10月18日,易简率部猛攻抚州,他身先士卒,指挥若定,经过三天激战,终于克敌制胜,夺取了抚州。10月20日,易简在指挥进攻抚州城东时,在文昌桥上中弹阵亡,时年37岁。易简牺牲后,被追授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军衔。1984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
易简烈士陵园始建于解放前。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陵园内的碑文石刻被破坏,其中包括蒋介石对易简烈士的亲笔题词的碑文。文化大革命后,烈士陵园经过两次修缮。墓碑高7米,墓碑正中间刻有“易简烈士墓”五个大字,墓碑基座上刻有易简烈士的生平事迹。整个陵园显得简洁而高雅。2007年2月,芦溪县启动了易简烈士陵园改造工程,改造后的易简烈士陵园庄严典雅,总占地面积22亩,绿化面积达19亩,墓碑主体建筑占地面积650平方米,陵园内硬化路面800平方米,陵园广场占地面积3100平方米,其中绿坪占地2800平方米,将成为一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易简烈士之子江西师范大学教授易接道。
-----------------------------------------
易 简 高级工程师,副教授。男,1937年11月出生,重庆云阳人。毕业于重庆大学。曾任职于马头发电总厂。河北电力职工大学计算机室主任,保定市微机学会理事。在马电总厂,长期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工作,主要参加该厂原苏联及国产20万kW汽轮发电机组的设计、安装、调试及生产工作。曾编写电站锅炉及汽轮机热力计算程序,火电厂生产日报、月报、季报、年报程序,均获得省电力局奖励。在电力职大,长期从事职大计算机教学及省电力局计算机培训工作。曾被评为华北电管局优秀教师及保定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参与职大变电站仿真装置开发和远程多媒体教室建设等工作。参与编写工具书《现代秘书日用大全》,具体编写“微机在文秘工作中的应用”一章;主编教科书《BASIC算法语言》;拟定《火力发电厂计算机控制》多媒体教学大纲。撰写的论文有《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远程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等。其中《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1997年入选《中国科学技术文库》,该文摘要及个人简介入编《中国新时期社会科学成果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