杌陧之象
杌陧之象 wùnièzhīxiàng
杌
wù
【形】
树木无枝丫〖bare〗。如:杌樗(光秃的臭椿树)
浑然无知〖ignorant〗。如:杌杌(痴。呆貌)
见“杌陧”
杌
wù
【动】
摇,动摇〖shake〗
扬翠叶,杌紫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杌
wù
【名】
小矮凳〖lowstool〗。如:杌坐儿(小凳子);杌床(用绳编制的轻便坐具)
砍树剩余的桩子〖stake〗
杌,刊余木。——《集韵》
陧niè
危也。从𨸏,从毁省。徐巡以为:陧,凶也。贾侍中说:陧,法度也。班固说:不安也。《周书》曰:“邦之阢陧。”读若虹蜺之蜺。五结切
杌陧之象
倾危不安的样子
杌陧之象。——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词语解释
1.不安;困厄。《书·秦誓》:“邦之杌陧,曰由一人。” 孔 传:“杌陧,不安;言危也。” 唐 陆贽 《收河中后请罢兵状》:“邦国之杌陧艰屯,绵绵联联,若包桑缀旒。” 元 赵孟頫 《晋公子奔狄图》诗:“杌陧居 蒲 日,艰难奔 狄 时。” 华嘉 《寂寞》:“ 余老师 这时记起了那怨恨的眼光,这很使他杌陧不安。”
2.指动荡不安的时势。 清 顾炎武 《王官谷》诗:“ 唐 至 昭宗 时,干戈满天阙。贤人虽发愤,无计匡杌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