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岸浪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拍岸浪又称“击岸浪”、“激浪”、“破浪”。当波浪由深水向浅水、向岸边传播时,由于水深变浅受到海底摩擦的强烈影响,使波形和波速发生显著变化:波动流速不对称,波形上半部通过时所需的时间短,波形下半部通过时所需的时间较长,故波浪前坡变陡,后坡变平,波长缩短,波高增大。当波形的这种变化发展到极限时,即波峰部分(波浪的上半部)超越波谷部分(波浪的下半部)时,将导至波浪的倒卷和破碎。这种波浪叫“破碎波”。在水深骤减的情况下,波浪一次破碎后即向海岸拍击。如水下岸坡坡度平缓,波浪破碎后又可形成新的波浪,继续向岸行进,并周期性破碎,最后全部能量都消耗到拍击海岸上。拍岸时表层水质点呈显著的向前运动,形成一股向前的水流,称进流(往流),在底层则产生一股向海的回流,称退流(返流),这种波浪称“拍岸浪”。拍岸浪行进到岸边受阻时,可产生强大压力,最大可达每平方米数十吨以上,因此它对海岸和水工建筑物有极大的破坏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