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粟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指金粟山藏经纸。d宋代名纸。金粟山在浙江省海盐县西南,山下有金粟寺,寺中藏有北宋质量优良的大藏经纸,纸上有朱印“金栗山藏经纸”。明代董榖《续澉水志》(1557)说:“大悲阁内贮大藏经两函,万余卷也。其字卷卷相同,殆类一手所书,其纸幅幅有小红印曰‘金粟山藏经纸’。间有元丰年号(1078—1086),五百年前物也。其纸内外皆蜡,无纹理。”以后,人们多喜用它装潢珍贵书画作为引首。从工艺上看,宋的金粟笺是唐代硬黄纸的延续。经检验,证明其原料为桑皮纸,有的为麻纸。这种经纸,为歙州生产,具有浓淡斑纹,又名“金栗笺”。屠隆《笺谱》:“徽州歙县地名龙须者,纸出其间,莹白可爱,有黄白经笺,可揭开用之。”即指这种经纸。清张燕昌《金粟笺说》:“吴槎客赠余藏经套合纸,四层为之,纸色与金粟笺同,面题‘《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十八’凡十字,是墨印……又有金粟山藏经纸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