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质子反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质子-质子反应

质子-质子反应

proton-proton reaction

四个氢核聚变为一个氦核的途径之一,是魏茨泽克于1937年,贝特于1938年提出的。这个反应过程是小质量、低光度的主序星的主要能源,例如,太阳现阶段辐射出去的能量90%以上是质子-质子这类反应提供的。

质子-质子反应可由表中三个分支反应过程分别完成。

表中γ和ve分别代表光子和电子中微子。上面各个分支反应过程中,两个质子形成氘核2H的反应速率最慢,从而控制了整个链式反应。理论计算表明氘核的反应截面很小,实验室里也从未观测到。不过,核物理学和弱作用理论的成就表明,这项反应是可能存在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