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学院

学校简介滨州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兵圣”孙子故里、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黄河三角洲新兴城市——滨州市新区。近年来,学校党委、行政审时度势,科学分析,确定了办学定位,提出了“合格、强校、名校”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实施了改革创新、人才强校、品牌兴校、硬件带动、文明校园“五大工程”,全校上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各项事业呈现出生机勃勃、跨越发展之势。

学校占地2436亩,校舍建筑面积49.5万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设施齐全,河湖环绕,环境优雅,充满着现代气息;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622万元,设有46个实验室,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实验室是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分别为全省高校一类、二类实验室,食品安全实验室为滨州市重点实验室;校园网具备网上教学、电子图书阅览、办公自动化和视频会议等功能,设施配备居全省高校前列;图书馆藏书近91万册,电子图书31.6万册,为全省高校自动化建设先进图书馆。学校面向21个省(市)招生,现有各类在校生19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4180人。
学校设有21个系(院),26个本科专业,38个专科专业,学科门类齐全,涵盖文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9大学科门类;拥有民间艺术研究、应用数学、文化生态学3个省级重点学科,物理教育一个省级特色专业,电子技术基础、数学分析、大学语文3门省级精品课程,初步形成了文、理、工、经、管多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围绕滨州的人文环境资源、高新技术和学校自身优势,精心打造了飞行技术、孙子研究、黄河三角洲生态和黄河三角洲文化4大特色品牌。特别是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民航总局同意,新上飞行技术本科专业,成立了飞行学院并顺利招收了首批飞行学员,是全国第一所培养飞行员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学校以大高通用航空城为依托,加强与国内外航空院校和航空公司的合作,整合优势资源,创新办学模式,培养思想过硬、基础扎实、素质优良、技术精湛的飞行技术专业人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70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0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262人;有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4人荣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教师奖,3人为山东省中青年学术骨干,1人为山东省千名知名技术专家,2人为山东省高校教学名师;聘有6名两院院士担任学校的名誉院长或顾问,面向“985”、“211工程”大学和国家重点科研院所聘请客座教授、兼职教授50余名,初步形成了一支业务素质强、教学水平高、发展潜力大的教学科研队伍。
学校坚持以教育观念更新为先导,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人才为根本,深化新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建立和完善了包括目标体系、运行管理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日常教学支持体系、监督考核体系、保障体系等六大体系的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搭建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拓展”三大平台,有力地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的不断提高。在2006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和电子设计大赛中,荣获国家二等奖1项,省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成功参赛奖2项。坚持开放的办学方针,先后与澳大利亚BRiT、法国雷恩高等商务管理学院、美国斯托芬· F·奥斯汀州立大学、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国立大学等国外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开展了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会计电算化、旅游管理等5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学校设有孙子研究院、黄河三角洲生态研究中心等4个校级科研机构和信息技术研发中心等6个系级研究所。承担国家级课题3项,其中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47项;出版专著、教材等160多部,发表论文28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46篇;获国家专利3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6项、厅局级优秀科研成果36项。
近年来,学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干事创业,加快发展,教育质量和整体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先后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司法部、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文明委、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山东省总工会、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建设厅分别授予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高校文明校园、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全省“三产”先进单位、省级花园式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党政机构办公室 纪委 组织部 宣传部 学生工作处 人事处 教务处 科研处 外事处 计划财务处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后勤管理处
基建处 安全保卫处 招生就业处
群团机构工会 团委
国际交流法国雷恩高等商务管理学院
法国欧洲终身教育集团
美国联邦文化教育协会
澳洲利亚Brit学院
学校校徽

校徽以“滨州学院”的英文缩写“BZU”为元素,经组合变化构成凤凰、花朵、青春之火等。凤凰为百鸟之王,象征着学校一流的校容、校貌,体现着学校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花朵、青春之火则寓意学校蓬勃发展、蒸蒸日上。
校徽由明快、醒目的红黄蓝三原色组成。蓝色代表大海和蓝天,象征着无限的力量和广阔的空间,寓意学校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现代的管理思想和开放博大的发展胸襟;黄色象征黄河,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寓意学校肩负着传承中华文明的责任;红色象征朝阳,富有朝气、活力,寓意学校自强不息、锐意进取。
校徽的整个构图简洁明了、刚柔并济、大方饱满,既充满了青春的朝气和生命的活力,又体现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域特征,很好地诠释了自强不息、守正出奇的学校精神。
院系设置中文系
滨州学院中文系创建于1958年,是我校设置最早的教学科系之一。现有汉语言文学(本科,分汉语言文学和高级文秘两个方向)、文秘(专)两个专业,设有汉语、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和文论、综合与写作、普通话6个教研室。现有教职工44人,其中专业教师40人,教授4人,副教授14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45%;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人,硕士学位的教师27人,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数占72.5%。中文系现有班级24个,共有学生915人,其中本科生605人,专科生310人。
中文系学生管理工作规范,有创新、有特色,为莘莘学子展现自我、完善自我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学生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既有秉承人文情怀的百草文学社,又有为大学生充分展示艺术才华和魅力提供了一个绝佳平台的黑眼睛话剧社,既有群英荟萃的演讲协会,又有典雅优美的美文朗诵赛;既有活力四射的“轻舞飞扬”舞蹈队,又有激情洋溢的女生节。
政法系
历史与社会学系
滨州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始建于1984年。20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现拥有专兼职专业教师28名,专业教师中,教授、副教授9人,占30%以上。博士2人、在读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16人,研究生比例超过70%。现设有历史学本科、社会工作专科和家政服务专科三个专业,拥有中国史、世界史、社会工作和家政学四个教研室和阳光心灵个案访谈室。设有专门的文献资料室和电子备课室。校级科研机构——中国孙子研究院依托该系。在中国孙子兵法城、滨州市档案局、滨城区学苑社区、银茂大酒店等建立四处实践教学基地;该系重视教学科研,1990年以来,主编或参编教材、教学参考书10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50余篇。现承担省部、市厅及校级课题12项。多项科研成果在省、市、校获奖。
外语系
滨州学院外语系前身为滨州师范专科学校语文系英语教育专业,1984年建系,现有本、专科学生近1700人,设有英语教育和商务英语两个专业。
外语系师资力量雄厚。全系现有教职工84人,外籍教师4人。教师中有博士1人,硕士(含在读硕士)62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15人,有12名教师先后到英国、美国、新加坡、新西兰、澳大利亚、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学习进修;教师梯队结构合理,教师中除英语教师外,还有法语教师3名,韩语1名、俄语教师3名,目前已形成了以中年教师为骨干、老中青三结合的教师队伍。
地理旅游系
教育科学系
经济与管理系
经管系是2005年组建的新系之一,主要有工商企业管理、公共事务管理、旅游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会计电算化和市场营销6个专科专业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务管理2个本科专业。目前06、07、08三级在校生1900余人。
经管系现有教职工48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5人,硕士研究生31人,在读硕士8人。设有工商企业管理、公共事务管理、旅游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会计电算化和市场营销6个教研室和经济管理综合实验室1个。
物理与电子科学系
物理实验室为全省高校一类实验室,物理教育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
数学与信息科学系
化学与化工系
自动化系
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生命科学系
城市与环境系
体育系
音乐系
美术系
社科基础教学部
飞行学院
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远程教育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公共外语教学部
教学科研教务处
科研处
图书馆
学院广播站
学院学报
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所
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研究所
孙子研究院